柔然(一):歷史沿革1
柔然,亦稱蠕蠕、芮芮、茹茹、蝚蠕、檀檀、皇芮(英語:Rouran,Ru-Ru,Juan-Juan,Tan-Tan),古代游牧民族,先祖為東胡,中世紀原是附屬于鮮卑拓跋部的一個民族。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后,活動于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qū),主要是柔然和敕勒。當時,正是中國歷史上處于十六國、南北朝紛爭對峙時期。突厥汗國自蒙古高原崛起后,柔然分裂許多分支,其中一支融入室韋,因此柔然也是蒙古人祖先之一,一支西遷成為歐洲所說的阿瓦爾人,而柔然也是契丹人的祖先之一。
柔然曾向南齊自稱為“漠”。公元552年柔然因?qū)傧峦回什柯淦鹆x而滅國。一些史學(xué)家認為有可能在最后民族相殺的悲劇中,柔然的一支部落在公元568年進入了東歐,在那里,柔然成了歐洲人所說的阿瓦爾人。
1.柔然興起
公元3世紀中葉,柔然的最高統(tǒng)治集團包姓郁久閭氏之始祖木骨閭名郁久閭,是蒙國包姓豕韋氏族(音譯木骨閭包失韋氏或蒙兀魯斯缽室韋氏族)王子,在拓跋力微時被拓跋鮮卑掠獲的奴隸,后免為騎卒。3世紀末,拓跋猗盧總攝拓跋三部時,木骨閭郁久閭恰因“坐后期當斬”罪,“亡匿廣漠溪谷間”,并集合逃亡者萬余人,依附游牧于陰山北意辛山一帶的紇突鄰部。木骨閭為音譯,意為蒙國哩,“首禿”(或指髡頭)由于“木骨閭名郁久閭,故后子孫因以為氏”。木骨閭卒,子車鹿會雄健,不斷兼并其它部落,擁有不少部眾和財富,成為世襲貴族,以柔然自稱。役屬于拓跋鮮卑,“歲貢馬畜貂豽皮。冬則徙度漠南,夏則還居漠北”。正如崔浩所云:“夏則散眾放畜,秋肥乃聚,背寒向溫,南來寇抄。”車鹿會死后,經(jīng)吐奴傀、跋地,至地粟袁卒,其部分為二:地粟袁長子匹候跋繼父居今內(nèi)蒙自治區(qū)河套東北、陰山以北一帶原柔然游牧地。缊紇提所統(tǒng)的西部,從河套向西擴展到今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一帶。代國被苻堅滅后,柔然曾一度依附于朔方塞外的鐵弗匈奴劉衛(wèi)辰部。
拓跋珪恢復(fù)代國稱魏后,于391年(北魏登國六年)向柔然發(fā)動進攻,匹候跋和缊紇提率部降魏。后缊紇提子社侖殺匹候跋,盡并其部,掠五原以西諸郡,遠遁漠北。此時,正值北魏建國初期,拓跋氏銳意進取中原,與后秦、后燕、西秦以及南燕、南涼等政權(quán)互爭雄長,無暇北顧,因而給柔然的發(fā)展以可乘之機。社侖攻破敕勒諸部落,盡據(jù)鄂爾渾河、土拉河一帶水草豐茂的地區(qū),勢力益振。接著又襲破蒙古高原西北的匈奴余部拔也稽,盡并其眾。整個蒙古高原和周圍諸民族紛紛降附。柔然統(tǒng)一漠北后勢力所及:“西則焉耆之地,東則朝鮮之地,北則渡沙漠,窮瀚海,南則臨大磧。”亦即東起大興安嶺,南臨大漠,與北魏相峙,西逾阿爾泰山,占有準噶爾盆地,與天山以南的焉耆接界,北至今貝加爾湖,“盡有匈奴故庭,威服西域”。柔然“常所會庭則敦煌、張掖之北”,即在今鄂爾渾河?xùn)|側(cè)和碩柴達木湖附近。
公元402年(北魏天興五年),社侖自稱丘豆伐可汗,為了適應(yīng)軍事征伐的需要,仿效北魏,立軍法,置戰(zhàn)陣,整頓軍隊,建立可汗王庭,使柔然迅速由部落聯(lián)盟進入早期奴隸制階段,后人亦稱之為柔然汗國。騎兵似“風(fēng)馳鳥赴,倏來忽往”,形成一支威震漠北的強大力量。
從402年(天興五年)社侖稱汗至487年(太和十一年,柔然豆侖太平三年年),敕勒副伏羅部脫離柔然為止,為柔然的興盛時期。柔然統(tǒng)治者一方面繼續(xù)采取近攻遠交,聯(lián)合后秦、北燕、北涼,共同對付北魏的策略;另一方面,不斷對北魏北境進行騷擾和掠奪。北魏則對柔然采取“討伐”方針,以解除北邊威脅,統(tǒng)一大漠南北及掠奪財富。因此,在80來年中,柔然南擾和北魏北襲均達20余次。
社侖稱汗前后,正是北魏遷都平城不久 [3] ,柔然的崛起成為北魏進取中原的后顧之憂。而北魏的強盛又是柔然南進的阻礙。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北魏,柔然和后秦、北燕等結(jié)成抗魏聯(lián)盟。例如407年(北魏天賜四年),社侖弟斛律獻馬3000匹于北燕馮跋,聘馮女樂浪公主為妻。大檀為可汗期間(414—429),曾遣使北燕,獻馬3000匹、羊萬只,并向南朝劉宋政權(quán)朝獻。至424年入寇北魏之前,柔然絲毫不處于下鋒。大檀后裔及部民自稱韃靼蒙古人。
2.柔然衰落
從社侖、斛律至大檀的20余年間,柔然幾乎每年要襲擊北魏北方邊境。北魏也發(fā)兵北伐,乃至親征或巡邊,并在沿邊加強屯田和設(shè)置軍鎮(zhèn),屯駐重兵,拱衛(wèi)平城。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討滅赫連夏、北燕、北涼的過程中,七次分道進攻柔然。429年(北魏神麚二年),拓跋燾率軍分東西兩路進攻柔然大敗之,大檀率部西走,柔然“國落四散,竄伏山谷,畜產(chǎn)布野,無人收視”。拓跋燾率軍追至兔園水(即推河,今蒙古國吐沁河),然后“分軍搜討,東至瀚海,西接張掖水(今甘肅省弱水),北度燕然山(杭愛山),東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凡所俘虜及獲畜產(chǎn)車廬,彌漫山澤,蓋數(shù)百萬”。時高車諸部也乘機擺脫柔然的羈絆,“抄掠柔然”,高車、柔然先后歸附北魏者,有30余萬。
從此柔然大傷元氣,大檀憤悒發(fā)疾死,子吳提繼立,號敕連可汗。431年(北魏神麚四年),遣使貢馬通好。在此期間,北魏南御宋兵,東滅北燕;西滅夏和北涼,大致統(tǒng)一北方。為取得北邊安寧,也采取和親政策。
3.與魏戰(zhàn)爭
自十六國后期起,北魏王朝為擴充勢力范圍以統(tǒng)一北方,柔然可汗為掠奪魏境的糧資和雄據(jù)大漠南北,連年互相攻戰(zhàn)。北魏為防御柔然,拱衛(wèi)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修筑長城,東起赤城(今屬河北),西至五原(今內(nèi)蒙古包頭西北),延袤2000余里,并設(shè)軍鎮(zhèn)、置戍卒。柔然為適應(yīng)軍事上的需要,也建立一整套軍法。北魏始光元年(424)八月,柔然可汗大檀(即牟汗紇升蓋可汗)聞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率6萬騎攻入北魏云中(今和林格爾西北),殺掠吏民,攻陷故都盛樂,居盛樂宮,重重包圍趕來抵御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及所部。后因大將于陟斤被北魏軍射殺,方引軍退去。次年(425)十月,北魏大舉征討柔然,分兵五道并進,越大漠擊之,柔然驚駭北逃。
魏帝拓跋燾為徹底擺脫北面柔然與南朝劉宋兩面夾擊的威脅,并雪云中被圍之恥,在大敗赫連夏,克其都城統(tǒng)萬(今陜西靖邊東北白城子)后,決心集中力量打擊柔然。神麚二年四月,魏廷議擊柔然,公卿大臣及保太后擔心宋軍進攻,均竭力勸阻。太常卿崔浩認為:宋聞克統(tǒng)萬,內(nèi)懷恐懼,必不敢動;柔然自恃遙遠,謂我力不能制,防備松懈已久,故夏則散眾放牧,秋則聚眾南掠,今乘其放牧無備出擊,可一舉滅之。魏帝對其見解極為贊賞,遂決定留太尉長孫嵩、衛(wèi)尉樓伏連鎮(zhèn)守京都;命司徒長孫翰領(lǐng)兵由西道向大娥山,自率軍由東道向黑山(今內(nèi)蒙古巴林右旗北罕山),越過大漠,合擊柔然可汗庭(今蒙古國哈爾和林西北)。五月,魏帝領(lǐng)軍至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區(qū)),舍棄輜重,率輕騎兼馬(每一騎兼有副馬)奔襲,直逼栗水(今翁金河)。柔然無備,臨戰(zhàn)震怖,民畜驚駭奔散;大檀忙焚穹廬,絕跡西遁。大檀弟匹黎先在東部聞魏軍至,率兵欲救其兄,途中遭長孫翰騎兵截擊而敗,其渠帥數(shù)人被殺。六月,魏帝領(lǐng)軍沿栗水西進至菟園水(今圖音河),分兵搜討,聲勢浩大,范圍廣闊,俘斬甚眾。原附屬柔然的高車諸部乘機倒戈,抄掠柔然,歸附北魏。柔然諸部前后降魏者計30余萬落,魏軍繳獲戎馬百余萬匹,魏帝沿弱水西行,至涿邪山(約今阿爾泰山脈東南部),于七月引兵東還,至黑山,以所獲班賜將士。大檀因遭慘敗,憤悒病死。子吳提立,號敕連可汗。八月,魏帝又遣萬騎襲已尼陂(今貝加爾湖東南),東部高車降魏者數(shù)十萬落。十月,魏帝還平城,徙柔然、高車降附之民于漠南,東至濡源(今河北豐寧西北),西達陰山(今內(nèi)蒙古陰山山脈),使之耕牧,收其貢賦。命長孫翰、尚書令劉絜、左仆射安原、侍中古弼共同鎮(zhèn)撫。
公元434年(北魏延和三年),吳提娶西海公主為妻,而拓跋燾亦立吳提妹為夫人,后進至左昭儀。吳提命兄禿鹿傀等數(shù)百人送妹至北魏,并獻馬2000匹。燾亦厚禮相答。但和親并未能維持多久,雙方圍繞爭奪西域問題,又發(fā)生武裝沖突。
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柔然吞并高昌,470年(北魏皇興元年)進攻于闐。于闐向北魏求援,北魏以路遠未發(fā)兵。
公元472—公元473年(北魏延興二年至三年),柔然又進攻敦煌,欲斷北魏通向西域的商路。于是北魏先后連續(xù)9次出兵漠北,襲擊柔然。僅470年(皇興四年)一次就“斬首五萬級,降者萬余人,戎馬器械不可稱計”。柔然勢力再度削弱,予成可汗屢遣使“求通婚娉”。北魏孝文帝元宏即位后,馮太后執(zhí)政,在對待柔然的問題上,稍改太武帝拓跋燾武力進攻的策略。元宏曾說:“兵者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先帝屢出征伐者,以有未賓之虜故也。今朕承太平之業(yè),奈何無故動兵革乎!”柔然也改變方針,對北魏以媾和為主,互遣使者,“歲貢不絕”。
公元5世紀后半葉,柔然內(nèi)部的被奴役部落連續(xù)反抗和逃亡,大大削弱柔然的力量。487年(北魏太和十一年),原屬柔然的敕勒副伏羅部阿伏至羅率10余萬落西遷,脫離柔然的統(tǒng)治,至車師前部西北,建立高車國,自立為王。柔然失去對西域的控制,彼此間展開30來年的爭戰(zhàn),柔然由盛轉(zhuǎn)衰。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