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龍泉市相關部門獲悉
由龍泉青瓷企業生產的100套龍泉青瓷餐具
入駐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為宴會專用瓷
“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龍泉青瓷是中國陶瓷歷史最久、分布最廣、產量最大、聲譽最高的歷史名窯之一,也是全球首個入選“人類非遺”的陶瓷類項目。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來,龍泉青瓷身影頻頻亮相G20杭州峰會、APEC北京峰會、上海進博會、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國際性重大會議和活動,處處展現青瓷之美、中國之美。
“這款46頭的《竹和天下》青瓷餐具是我們專門為人民大會堂設計的,以竹子為元素,采用了龍泉青瓷傳統釉色之一的粉青釉,寓意深遠。”據甌江青瓷副總經理楊華清介紹,在中國文化里,竹子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具有標志性的文化符號,無論是“歲寒三友”,還是“花中四君子”,均有竹子一席之地。它象征著堅韌不拔、謙虛內斂、高潔正直等精神品質,同時蘊含節節高升、長壽吉祥、和諧共生等美好寓意。
龍泉日用瓷生產車間 特約攝影師 張有鋼攝
人民大會堂國宴用瓷無論是產品設計理念和品質,都代表著當前日用瓷的最高水準。2024年初,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到龍泉考察,在甌江青瓷有限公司參觀時,被兼具東方審美與實用性的龍泉日用青瓷所吸引。最終,經他們的牽線搭橋,并在麗水市、龍泉市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龍泉甌江青瓷有限公司獲得了為人民大會堂設計研發宴會用瓷的寶貴機會。
“為了更好地展示和呈現龍泉青瓷,我們在設計上花了不少工夫,光設計稿就更改了五六稿,每次設計稿出來后,都要重新制作模具,并反復燒制成品送到北京,根據對方意見進行修改,從初稿到定稿,用了9個多月。”楊華清感慨地說,當最終成品呈現的那一刻,他們心情無比激動,因為龍泉青瓷能擺上人民大會堂宴會餐桌,既是龍泉青瓷行業的驕傲,也是龍泉人的驕傲。
在龍泉甌江青瓷有限公司的展廳里,記者看到了這套“竹和天下”的最初設計版和每一次修改版,生產車間里還有許多燒制失敗的胚胎,無一不顯示著制作匠心和精益求精。
據介紹,在生產工藝上,這套人民大會堂專用瓷比以往更具有挑戰性,比如普通的日用瓷只需要上一次釉,但為了讓產品更加美觀,這套瓷器進行了數次噴釉,同時由于產品造型設計獨特,燒制過程中極易出現斷裂、變形等現象,這些都降低了成品率。
“燒制過程中,我們無數次嘗試,又無數次失敗,有的工序成品率甚至低于20%,損耗和成本都比較大,但我們從沒想過放棄,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人民大會堂對我們的作品很滿意。”每一次給北京送樣品,都是甌江青瓷董事長林少森自己親力親為,他說,通過人民大會堂平臺,能讓更多世界各地的人看到龍泉青瓷,相信對龍泉日用瓷銷售一定會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
甌江青瓷產品展廳
“跟我們以往用的白瓷等瓷器不一樣,龍泉青瓷釉色青翠欲滴、溫潤如玉,極具東方美,且質感也是獨一無二的,這是我們選擇龍泉青瓷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民大會堂相關負責人說,龍泉青瓷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其精湛的工藝和美麗的色澤上,更在于其背后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
龍泉市青瓷寶劍產業局負責人也表示,成為人民大會堂宴會用瓷,這是對龍泉日用青瓷的極大肯定,也代表著今后在人民大會堂這個重要國際性場合有了龍泉青瓷的聲音,有效助力龍泉青瓷打造高端品牌。接下來,要以此為契機,推動龍泉青瓷企業在設計、研發、產品推廣等方面持續努力,讓龍泉青瓷在國際市場上走得更遠,讓更多人看到并使用龍泉青瓷。
文章來源:龍泉發布 蔣加麗 徐杰
責任編輯:鐘秋芬 編輯:胡浩媚
監制:趙剛 管智勇 審核:金飛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