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輪摩托車13年強制報廢,就像萬千摩友頭上的緊箍咒,每一次換車周期臨近都讓人隱隱作痛。
當長城集團魏總公開反對這一規定,某音相關話題3天暴漲2億播放量。我們等的或許不僅是一個規定的松綁,更是一場價值萬億的產業變局。
若取消13年強制報廢,誰會賺翻?
有人覺得,進口品牌及其相關車型會是最大的受益者。畢竟隨著使用年限增加,進口摩托車的實際價值更能得以彰顯,如此一來,便會有更多人考慮或選擇進口摩托車。
但實際上,這種觀點有失偏頗。看看汽車市場就知道了,汽車報廢年限早已放寬,可馬路上進口車的占比依舊不高,家用轎車還是以國產或合資車型為主。
根據2022年數據:中國汽車總銷量約2686萬輛,其中進口汽車約88.2萬輛,占比僅為3.3%。就算這兩年可能有所增加,但總體占比不會超過4%。
同理限制進口摩托車銷量增長的關鍵因素并非使用年限,而是它高昂的售價,使其在市場上缺乏足夠的競爭力。
因此即便摩托車報廢年限取消或延長,只能說會激發用戶選擇進口車的動力和信心,增強購買欲望,但銷量未必會大幅增長。
摩托背后的利益江湖
1. 促進行業洗牌,推動品質升級
不可否認,現有的摩托車強制報廢年限,已然成為行業發展的絆腳石,而并非“保護傘”。一旦放寬使用年限,那些靠投機取巧生存的品牌勢必會改變策略,如無法緊跟步伐必定會被淘汰。
這將極大地推動行業洗牌,促使車輛品質進一步提升。因為國產摩托車一旦缺乏長期服役的品質保障,就會很容易被終端市場所淘汰。屆時,用戶購車將會更看重品質,而顏值、配置等因素的影響相對就會弱化。
2. 頭部品牌獲利,用戶群體壯大
在如今眾多的摩托車品牌中,頭部品牌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說白了靠的還是品質,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彌補、及突出的特色。
當摩托車使用年限改變后,有實力的頭部品牌將率先受益。以豪爵為例,其注重品質的造車理念和精益求精的態度,早已在摩友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只要整個行業對品質越發重視,豪爵的優勢就會愈發明顯,并能成為直接的受益者。
同樣,在高品質摩托車的引領下,隨著使用年限的改變,會有更多人愿意加入到摩友這個圈子。因為大家辛苦掙錢購買的愛車,不再因年限或里程數的增加而迅速貶值。新人不斷涌入,注重品質的車型就會更受歡迎。如此循環,品牌方的積極性也會越來越高。
3. 二手車商告別焦慮
這兩年,二手車商的日子并不好過。各大廠家激烈的價格戰,讓他們如坐針氈。相關車型的價格波動極大,收車越多,虧損可能就越大。
但只要摩托車使用年限放寬,高品質二手摩托車的價值,就會趨于穩定。即便新車價格有所波動,二手摩托車也不會出現越放越貶值的情況。這會讓二手車商安心不少,能夠更專注地做好生意,而不是胡思亂想,制造焦慮。與此同時,摩托車后市場也會更加繁榮,裝備制造商也是一大受益群體。
4. 驗車機構車源增加
在當前有限的使用年限規定下,摩托車上線檢驗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僅需在第6年和第10年進行檢驗(此后一年一檢)。可一旦報廢年限延長或取消,10年后每輛摩托車的檢驗次數會增多,送檢的車輛也會大幅增加,這對驗車機構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5. 用戶滿意,師傅忙碌
取消或延長摩托車使用年限,最高興的當屬廣大用戶。一方面,自己的摩托車可以多騎幾年;另一方面,若沒有換車打算,還能降低用車成本。而對于維修師傅來說,需要保養和維修的車輛必定會增多,維修和更換的業務也會更加多樣化,因此他們自然會更忙碌,賺得盆滿缽滿。
總之,倘若摩托車強制報廢年限能夠取消或延長,絕對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往大里說,它既能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又能推動摩托車行業發展,提升國產摩托車的競爭力。
往小里說,個人的摩托車能騎得更久,充分發揮其價值,避免資源浪費。由此可見,若這一愿望能夠實現,受益的群體十分廣泛,幾乎涵蓋了每一個能看到這篇文章并產生共情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