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錢能充6小時,真是方便又實惠!”近日,家住嘉定江橋嘉巷社區的李阿婆,再也不用為電瓶車充電煩惱了。原來社區新增了2處多巴胺色非機動車充電停車棚,外觀顏色明快,內部提供150個充電接口,切實解決了單元門前和樓道內非機動車亂停放和充電難問題。
嘉巷社區屬于動遷安置房小區,小區地面停車位數量較為有限,隨著入住率的提升和車輛增多,部分非機動車占用單元門口、消防登高平臺停放等不文明現象屢見不鮮。在嘉巷社區籌建組日常走訪調研過程中,居民要求加裝非機動車充電棚的呼聲強烈,新建車棚被提上議程。
在了解到居民的所需所盼后,嘉巷社區籌建組積極與物業、開發商開展多方協商,多次組織召開居民代表會議,經過小區全體業主意見征詢,在盡量不破綠和減少原有車位的基礎上,選取合理區域建造非機動車集中充電停車棚。
“在車棚選址上,居民代表們充分發揮了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通過有效的集中商議,最終選定在沿河的5號樓旁建造,比較靠中間位置,讓居民出行更加便利。”嘉巷社區籌建組組長劉靜說。此外,將車棚外觀設計為讓人眼前一亮的彩色,并添加電動車維修站點,讓其整體美觀性和實用性兼具。
考慮消防安全距離,由嘉巷社區籌建組牽頭,將5號樓原先的汽車雙行道改為單行道。車棚內增設消防噴淋系統、加裝視頻監控、張貼安全宣傳海報,打造停放有序的非機動車專屬區域。“看著像一排‘紅燈籠’,實際是滅火神器,一抬頭就看見很心安。”前來停車充電的趙大爺指著棚頂的懸掛式干粉滅火器笑著說。
嘉巷社區共計1258戶,人口結構以本地老年人口為主。為了方便老年人,社區新增非機動車棚提供掃碼、投幣、刷卡3種充電模式,便于操作。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如何穿好這根針?嘉巷社區籌建組給出了答案:從居民需求出發,面對面聽取、點對點記錄,用心用情用力把一件件好事做好、實事辦實,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通訊員:董紅
編輯:袁悅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