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幼兒園家長,都被一些無良自媒體和所謂的“過來人”忽悠了。這些人把一年級老師塑造成十惡不赦的形象。
他們描述一年級老師上課是這樣的:“來,孩子們,‘天地人’‘你我他’應該都認識吧,咱們就不講了,直接跳過。
下面‘金木水火土’‘耳口鼻’應該也都認識吧,直接跳過。
拼音大家幼兒園應該都學過了,對吧?我看看誰還沒學過,舉個手。哦,就你們5個人沒學過呀,回家讓你媽媽教你去。你媽媽要是教不了,就在外面報個補習班,別在這耽誤大家進度了。咱們一起來讀兩遍,老師就一帶而過了。
行,這本書咱們就學到這兒了。誰沒聽懂呢,我也沒辦法,誰讓你沒提前學呢?”
相信很多幼兒園家長都被這種傳言嚇得不輕。但我想告訴大家,凡是傳遞這種信息的人,一律拉黑,統統遠離。往輕了說,他們這是傳播焦慮;往重了講,這就是造謠。老師上課講什么內容,可不是臨時起意、一拍腦袋現場決定的。每周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都是由學校教研組統一規定的,老師沒權力決定講什么、不講什么。
退一步講,就算有自作主張的老師(畢竟每個行業都難免有個別害群之馬),假設他私自跳過一些該講的內容,識字跳過,拼音也一帶而過。那一年級教材就那么點內容,都跳過了,他上課干什么呢?難道讓孩子睡覺,還是看動畫片?要是真這樣,家長早就把這個老師舉報得干干凈凈了。
很多幼兒園家長誤信這種傳言,從幼兒園就開始焦慮孩子的學習。覺得“一年級太可怕了,我得帶孩子多學一點。別人都學會了,就我家孩子沒學,老師講課默認孩子都會,一帶而過,我可不能讓孩子一步差步步差”。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給大家看些證據,大家就能知道這些傳播焦慮的人是什么水平了。我那條聊超前教育的視頻,已經有12萬點贊了。來看幾條典型評論:
? “我家孩子幼兒園上的公立,沒學什么知識,上小學的時候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現在上初中了也不行。”大家感受下,都怪公立幼兒園,這跟“拉不出屎怪地球沒有引力”有什么區別?
? “我朋友的孫女,現在讀三年級,語文成績只有六七十分,成績始終無法提高。主要是因為上的公立幼兒園識字量少。”又是讓公立幼兒園背鍋的。
? “女兒上的公立幼兒園,又是全班最小的,一年級時學習屬于中下,到二年級中等偏上,到三年級已經是全班前幾名了。現在四年級,在學校擔任大隊委干部。”這不奇怪嗎?同樣是公立幼兒園出來的,同樣沒提前學,同樣一年級落后,為啥有的孩子到初中還落后,有的孩子四年級就當大隊委了呢?大家可以想想,問題到底出在哪。
雖然第三條評論支持我的觀點,但我也覺得這樣的例子參考價值不大,因為樣本量太少。這三位家長都想用自家一個孩子的經驗,去證明一種教育方式有效與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教育這事兒就是這樣,只教育過一兩個孩子的人,根本沒資格談教育。每個孩子個體差異太大了,我這話已經說得很含蓄了,大家應該能明白。
我舉個例子,張三每天打麻將不管孩子,他家孩子門門100分;李四每天帶孩子刷題補課,他家孩子也門門100分。這兩個例子都不能證明他們的教育方式有效,他們的經驗沒啥參考價值。
那誰的經驗有參考價值呢?樣本量大的。誰的樣本量大呢?一是實驗研究人員,還有就是小學老師。來看這條評論:“我做過小學老師,帶過好幾屆學生。我發現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的學生情況是這樣的,私立幼兒園教得多,公立沒怎么教。
一年級的時候,私立確實有優勢,但到了二年級,這種區別就大幅下降,幾乎沒明顯區別。那些私立幼兒園出來的學生,一年級只是把之前學過的又學一遍,到了二年級,沒學過、沒見過的,還是不會。”這種樣本量大的觀點,才有參考價值。
大家別總聽一些人說“孩子上一年級跟不上就會沒信心,一步差步步差”“孩子一年級領先就會越學越有信心,一路領先”,那都是他們的臆想,或者只是他家孩子的經驗。大部分說一定要讓孩子提前學,不提前學跟不上的,都是家長;說沒必要提前學,早晚都一樣的,都是老師。
該信誰,不該信誰,大家自己斟酌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