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特別郁悶。他花了大半年準備的創業項目,因為市場變化黃了。酒桌上他紅著眼睛說:“我明明拼了命,怎么還是輸?”我問他:“你創業是為了證明自己必須成功,還是為了做點真正想做的事?”他愣了愣,沒說話。
其實我們都和老張一樣,從小被灌輸“必須贏”的念頭。考試要爭第一,工作要比升職,連孩子上幼兒園都得搶名額。可你有沒有發現,越想“一定成功”,越容易被結果壓得喘不過氣?
一、過程比輸贏金貴
小時候聽老人說“種瓜得瓜”,可現實往往是:你認真種了瓜,可能遇到冰雹;精心養的花,說不定被野貓刨了根。就像那個馬拉松冠軍的故事:當年自行車被偷,他被迫每天跑十公里上學,結果跑成了世界冠軍。要是他當初只顧著罵小偷,哪來后來的獎牌?
老家有個種蘋果的親戚,前年霜凍毀了果園。他沒像別人哭天搶地,轉頭改種耐寒的核桃。去年市場上蘋果滯銷,他的核桃反倒賣了個好價錢。現在他常說:“老天爺關你一扇門,準在別處開著窗——但你得先爬起來找窗戶。”
老祖宗早就說過“禍福相依”,可我們總愛盯著眼前得失。朋友公司去年裁員,業績最好的小李反而被裁了。大家替他抱不平,他卻笑著說:“正好能試試一直想做的民宿。”上個月路過他開的院子,滿墻爬山虎綠得晃眼。
二、接受“不一定”的智慧
婚禮上新人總愛說“白頭偕老”,可民政局的數據顯示,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我認識一對老夫妻,結婚第三天丈夫就車禍癱瘓。有人勸新娘趕緊離,她卻說:“當初看上的是他實誠,癱了照樣實誠。”現在倆人開了間手工坊,輪椅上的丈夫畫設計圖,妻子負責縫制,訂單排到明年。
現在的家長總焦慮孩子“必須考名校”,但你去重點中學看看,考第一名的孩子可能整夜失眠,中游的學生反而活得陽光燦爛。我家樓下修車的老王,兒子讀職高學汽修,現在自己開了連鎖店,比好多大學生賺得多。老王有句話特實在:“人活一輩子,又不是賽馬,非得盯著前頭的屁股跑。”
三、管好自己比盯著別人強
菜市場總有人插隊。以前我也生氣,后來學了個辦法:管他別人排不排,我自己規規矩矩站好。結果發現,只要有三五個人老實排隊,后來的人自然跟著排。這就像老祖宗說的“反求諸己”——事情不順時,先看看自己能做點什么。
同事小陳有段時間總抱怨領導偏心。我勸他:“咱把方案做得比預期好20%,領導自然看得見。”三個月后他拿下大單子,領導主動給他調了崗。現在他常念叨:“與其琢磨別人怎么想,不如把自己這塊鐵打好。”
四、人生最后都是三平米
晚清首富胡雪巖,當年富可敵國,最后睡在破草席上。有人問他圖啥,他笑著說:“蓋胡慶余堂是為救人,救過的人還在,我就沒白活。”你看那些百年老字號,哪個是靠算計成敗撐到今天的?
殯儀館的老張干了二十年,他說見過穿金戴銀的,也見過衣衫襤褸的,推進爐子全是一把灰。“人活著就像點煙花,炸得再高終究要滅。但炸的時候夠不夠亮,夠不夠響,這才是真本事。”
最近常去爬山,發現半山腰的野花開得比山頂更旺。它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結果,照樣開得痛快。朋友老張后來去了云南支教,上周發來照片:他帶著孩子們在油菜花田里瘋跑,褲腿上全是泥點子,笑得像個孩子。
人生這場戲,老天爺是導演,咱們只管演好自己的角色。該努力時拼命,該放手時灑脫。記住啊,棺材里躺平的時候,沒人問你存款幾位數,只會記得你活得痛不痛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