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這只叫夏洛的蜘蛛正在用生命作畫。”近日,在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柳林鎮(zhèn),鋤溝小學校圖書館的周末閱讀課上,隨著教師的手勢化作虛擬畫筆,蛛網(wǎng)上的露珠幻化成鎦金文字,前排學生的AR眼鏡自動調(diào)出原著段落:“在霧天的早晨,夏洛的網(wǎng)真是一件美麗的東西……”
對柳林縣各學校來說,這是一堂尋常的周末閱讀課。閱讀,在這個擁有15個鄉(xiāng)鎮(zhèn)和119所中小學及幼兒園的縣全面推動,已有近5個年頭。
2020年11月,柳林縣提出,以閱讀“納入課程、納入教研、納入考核”為實施手段,以閱讀“新管理、新情境、新活動、新師資、新教學”為實施保障,從鄉(xiāng)村到縣城,從校內(nèi)到校外,實現(xiàn)閱讀進校園、進課堂、進家庭,在教育系統(tǒng)全面構建閱讀新生態(tài)。
納入課程,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全域推動閱讀新生態(tài)的探索與實踐,源于一場調(diào)查。
“我們在2020年對全縣中小學、幼兒園的2388名教師和20897名家長,就閱讀情況開展了深度調(diào)研。”柳林縣教育工委書記、教體局局長白素國回憶,“教師和家長們普遍認為,欠缺閱讀興趣、缺乏閱讀指導和方法、缺乏閱讀資源是阻礙閱讀發(fā)展的問題。”
需求是牽引,落實是關鍵。“我們首先想到了要把閱讀課程化,將閱讀課正式納入課表,每周至少一節(jié)。”柳林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閆麗說。
記者走進柳林縣上海實驗小學,校長楊麗琴指著墻上的課表介紹:“我們在確保完成新課標要求課程的前提下,保證每班每周至少一節(jié)閱讀課,由各班語文教師專門負責。”
“我們幼兒園在語言教育的基礎上,開展各類繪本閱讀活動課。”柳林縣柳林鎮(zhèn)鋤溝幼兒園園長姚二林告訴記者。
如今,閱讀課已經(jīng)成為柳林縣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標配”,不僅讓課堂這個主陣地煥發(fā)新生機,更讓孩子們的閱讀從淺嘗輒止走向深入探究。
“學校將閱讀課劃分為導讀課、推進課、交流課、展示課,讓學生有興趣地讀起來,有計劃地讀下去,有思考地讀進去,有感受地讀出來。”楊麗琴說。
“讀書不僅可以拓寬知識面,對我的學習和交流有很大幫助,也能給我提供很大的情緒價值。”柳林縣上海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王舒萱說。
通過課堂內(nèi)的撬動,學生、教師、家長以及管理者的閱讀觀念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閱讀重要性的觀念深入人心,閱讀愛好的培養(yǎng)取得良好效果。
納入教研,構建特色校本閱讀體系
當整本書閱讀教學正式納入課程后,如何落實新課標中關于整本書閱讀的教學任務?除必讀書目,如何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讀本?
“這對教師們來說都是全新的概念,更是巨大的挑戰(zhàn)!”白素國說,“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是核心任務,只有建立一支本地化、專業(yè)性強的閱讀指導師隊伍,閱讀工作才能發(fā)生根本性變化。”
為此,柳林縣擇優(yōu)選出432名語文教師,在專家團隊帶領下,分3年開展進階式閱讀教學研修,并依據(jù)教師參訓及作業(yè)完成情況擇優(yōu)晉級。
“最終,通過認證的初、中、高級閱讀指導師分別為221名、193名和155名,從中級以上篩選出28名閱讀領航教師。”閆麗說。這些教師在各校開展閱讀教學實踐,肩負起帶領本校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教研的重任。
“擔任閱讀指導師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僅愛上了閱讀,還學會了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鋤溝小學教師馮利說。
為解決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難題,柳林縣成立閱讀工作室,探索“縣域骨干教師教研+實驗校聯(lián)合教研+學校自主教研”的實施路徑,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建設全縣閱讀教研體系。
在首批閱讀實驗校之一的柳林縣上海實驗小學,教研組教師在專家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夏洛的網(wǎng)》先后4次集體教研,從文本解讀到教學設計,從課堂實踐到校本課程建設,各方面都有很大啟發(fā)。
“我們現(xiàn)在常態(tài)化開展3個教研活動,堅持人人參與教研,每周一專家定期指導,周二至周四園級教研,每月最后一周年級教研。”姚二林介紹。
在縣域和校內(nèi)的一次次集體研討中,閱讀指導師們像一顆顆“種子”,以專業(yè)力量引領教師成長。從新課標研讀到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從共讀共研共教一本書到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學案例,可供校內(nèi)參考、校際共享的校本閱讀課程體系逐步形成。
納入考核,系統(tǒng)推進閱讀新生態(tài)建設
科學的考核與評價體系是閱讀新生態(tài)建設平穩(wěn)推進的有效保障。為保證系統(tǒng)推進閱讀新生態(tài)建設,柳林縣教體局圍繞組織管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師資培訓、活動開展、教學研討等5個方面,制定《中小學校長、園長考核方案》,將閱讀工作納入各校常規(guī)考核。
“在責任制考核中,有5分專項考核學校和園所的整體閱讀工作。”閆麗說。各學校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本校個性化考評方案,考評結果作為教師績效考核的組成部分。每年的考核方案會隨著不同階段目標任務的變化而進行相應調(diào)整。
各校采用口頭測試、筆試、積分及成果展示等評價方法,對閱讀質(zhì)量進行科學評價,定期評選閱讀小達人、書香家庭、書香班級、最美領讀者。
“評選出的閱讀小達人可自主選擇圖書獎勵、與校長合影,共同上臺領獎。”楊麗琴說。
“我是閱讀小達人”“我是閱讀成功少年”……看著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展示閱讀成果,鋤溝小學的一位家長感慨地說:“孩子回到家就一頭扎進書堆里如饑似渴地看書,閱讀點亮了孩子的童年。”
4年來,柳林縣共組織15次全縣性閱讀活動,縣閱讀平臺總使用量3.08億次,總參與人數(shù)126.6萬人次,作品提交32.3萬篇,教師共建4235門閱讀課程。
柳林通過建設書香校園,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制定區(qū)域閱讀指導書單,鼓勵和引導教師開發(fā)自己獨有的閱讀指導方法,形成完整的閱讀指導體系,讓學生真正受益,已逐漸形成線下閱讀與線上測評相結合、課堂閱讀與課外閱讀相補充、校內(nèi)閱讀與家庭閱讀相促進的良好氛圍。
“我們要繼續(xù)深入推進閱讀新生態(tài)三年行動,加快建設書香柳林。”柳林縣縣長燕明星說。
從呂梁山麓到三晉大地,全民閱讀的浪潮正涌過表里山河,為文化強省建設注入澎湃書香動力。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21日 第01版
作者:本報記者 蘇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