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前的晚課,學校要求不講課,答疑輔導。一個高一學生跑到高二教師辦公室。
“高一沒有物理老師上晚課,班主任讓我到高二來問問。”學生說。
“高二的物理李老師有晚課,正在答疑。我帶你去。”我說。
高二一共8個班級,我領著這名學生從走廊經過6個班,找到了李老師。李老師有點驚訝,小聲問我:“是你家親戚呀?”我擺擺手就離開了。
這是很多年前的一件小事,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曾有一份關于師生關系的調查問卷,其中一問是:“學習過程中,你有了問題會去問誰?”選項有教師、家長、同學、其他人。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學生學習上有問題當然要來問老師了,而且理應首先想到找老師。但我發現有些學生有了問題,不敢或不愿去問老師,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學生有問題找老師,是對老師的信任,不管是學科學習上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只要是能力所及,老師都應該積極主動想辦法幫助學生,而不應考慮“是不是我的工作職責”“是不是我教的學生”。是否發自內心愿意為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各種難題,這也是師德師風的體現。教師如果把學生的求助視為負擔,互相推諉或者回答學生的問題時不耐煩,學生一定會感受到這種負面情緒,這樣碰一兩次壁后,他們就再也不會主動找老師問問題了。
我們常講,學校是個溫暖的大家庭,“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要把這樣的理念落實到學校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如何面對學生的求助,就是一個很好的觀察視角。只有讓學生感覺到在學校里時時、處處都能得到幫助,每一個老師都是可信賴、可依靠的,才能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進而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學生有啥問題都愿意問老師,這才是校園里最美好的圖景。
(作者系大連市莊河市第五高級中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21日 第06版
作者:欒寶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