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小時候我最向往的“美食天堂”不是大酒店,而是鄰居家飯桌上的一碗熱騰騰大米飯+一個地瓜饅頭。那味道,真的哭了都想再來一口。而且啊——要說什么提升免疫力、“養(yǎng)生加油站”,在我心中最靠譜的其實就是這些平凡的主食。不信?接下來就來和你們聊聊,那些陪我從冬天熬到春天,身體不感冒、肚子好消化、家人都點贊的八大主食!
怎么選,怎么吃,怎么省錢維穩(wěn)?咱都是過日子人,今天全都掏心窩子講給你聽!
1. 大米飯——中國胃的“白月光”
每次和外地朋友互相“炫飯”,永遠少不了米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別看大米外表平平,其實種類可豐富了——東北粳米、南方秈米、泰國香米、黑米、糙米,隨便挑一個都能把味覺開新花。小時候不懂,總覺得白米飯沒味兒,現(xiàn)在越吃越覺得那股米香才是家的味道。
說回到營養(yǎng),大米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B族維生素不少。如果偶爾加點黑米、糙米一起蒸,重口味里藏小清新,腸胃還更順溜。家里老人說飯養(yǎng)人,這絕不是迷信。主食帶來的炭水能幫我們身體修復(fù),提升免疫力。只要不過度精細,米飯絕對是免疫餐桌C位。
買大米我有兩個小心得:寧愿選現(xiàn)磨新米,也不追高端包裝。一袋五常的“名牌大米”動輒六七十,味道確實香,但隔壁市場剛打來的“農(nóng)家大米”也毫不遜色。別覺得“便宜沒好貨”,真心覺得有時候是包裝貴出天際。
吐槽一個,網(wǎng)購大米記得認準日期和渠道,買過兩次假五常,掰開聞聞都是陳米味兒,鍋里一蒸,誰吃誰生氣……
2. 饅頭花卷——北方廚房的實力擔當
饅頭花卷,天冷的時候一鍋熱氣騰騰端上桌,配一碗菜湯,簡直就是人間Top3治愈組合。我真服了咱中國小麥這品種,面食做法無限擴展,光饅頭花卷,甜咸軟糯脆、加雜糧加蔬菜,想怎么吃怎么變。
面粉是個很值得聊聊的細節(jié)。我發(fā)現(xiàn)品牌面粉價格差好幾倍,但做出來的饅頭,其實家常吃某些“普通款”比超市高筋“金裝版”還要軟。家庭用,選中筋面就夠用,省錢又省心。
還有一個省事小妙招——遇見促銷大袋面粉能囤就囤,干爽地方藏起來,想吃啥現(xiàn)學線上配方。自己動手加雜糧粉和蔬菜泥做花卷,健康靈魂體面都有啦!
3. 雜糧粥&八寶飯——全家腸胃的“快樂源”
講真,粥這東西看似簡單,實則大學問。家有老人或小孩,每周肯定有三五頓粥。我家最受歡迎的是雜糧八寶粥——大米,小米,糯米,紅豆,綠豆,玉米碎,加點燕麥、芝麻,混一鍋慢燉出來那叫一個香!
雜糧的好處,老少都懂。膳食纖維高、礦物質(zhì)豐富,吃進肚里腸子會歡呼。我發(fā)現(xiàn)比白粥更解乏,不容易餓,而且雜糧價格實惠,批發(fā)市場一大袋能吃半月。
被坑的教訓也不少,喜歡網(wǎng)紅八寶米那種袋裝混合,但有的貨色存放久,雜糧都有哈喇味,肚子不舒服。最靠譜的還是自己按喜好買散裝雜糧,每次現(xiàn)配一點洗凈,味道最純正。簡單到每個人都能學,幸福感滿分。
4. 玉米、地瓜、南瓜——雜糧里的“小太陽”
還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奶奶用柴火蒸上一鍋玉米和地瓜,滿屋子都是香甜味道。現(xiàn)在各種沙拉、雜糧粥都在用這些“根莖隊長”,而且健康加分。
玉米、地瓜價格那叫一個親民,尤其地瓜,3塊錢能買一大堆。營養(yǎng)學家都說這些是抗氧化之星,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A、C等等。而且有個冷知識:紅薯對提高免疫力還有點小幫助,對腸道也好。
好玩的是,有一年春天我家屯地瓜沒吃完,芽都長成菜了,切下來種陽臺,勉強變成“地瓜葉子”,焯水還有點小苦味,小孩子嘗了兩口吐槽:還是地瓜好吃!
5. 小米/玉米糝粥——護腸暖胃的“小棉襖”
說起北方人的早餐,你能沒喝過一口玉米糝或者小米粥嘛?這種看似不起眼的主食,我覺得就是每個家常早餐臺的靈魂選手!
玉米糝和小米,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尤其對腸胃虛弱、睡眠不好的人特別友好。一碗下肚,又頂餓又養(yǎng)胃。新鮮的小米粥煮出來金燦燦,晚上下班回家再熱一熱,趕走寒意。
買這類粗糧其實很有門道。新米、雜糧一定要聞聞有沒有霉味、蟲蛀,不要光看大顆粒。有一次貪便宜買了袋玉米糝,結(jié)果泡出水一股怪味,扔了我心疼了半天。自家米店的新貨其實最保險!
6. 蕎麥面/全麥面包——換換口味更養(yǎng)生
現(xiàn)在健康風刮得大,蕎麥面、全麥面包慢慢成了我的新寵。比起普通白面條,這倆貨的膳食纖維和蛋白更多一些。蕎麥面口感勁道,夏天吃一碗涼蕎麥面,蘸點醬,清爽還頂飽。
全麥面包本來覺得糙,后來發(fā)現(xiàn)烤一下抹果醬/夾煎蛋,配杯牛奶竟也有“幸福早餐”那味。喜歡的朋友可以實際試試,省時便捷又健康。
價格嘛,全麥面包近年漲得快,但比外賣蛋糕要實惠多了。別貪花哨,買大牌獨立小包裝反而沒啥必要。新鮮出爐的面包店面包很香,但保質(zhì)期短,要盡快吃!
7. 紅豆/綠豆糕&米糕——解饞神器又不上火
雖說這類帶點甜味的小主食不能天天當正餐,但解饞效果一流。紅豆、綠豆糕、米糕這些其實在家都能做,原料健康,不加太多糖,老少咸宜。做豆糕時還有個小竅門,提前一天泡豆,然后用破壁機打細,一口氣多做幾盒,分著凍,隨時可以拿出來解饞。
有一年夏天我試著教孩子做綠豆糕,最后廚房變成“豆泥大戰(zhàn)”,一地綠色,孩子樂得直拍手:媽媽,這像不像小怪獸的鼻涕?你說是不是特別有生活氣息~
8. 燕麥/藜麥等高纖雜糧——都市人的“主食黑馬”
最后再聊一嘴最近很火的燕麥、藜麥、青稞這類“時髦主食”。真心講,吃法簡單,營養(yǎng)密度高,尤其燕麥片,泡水或加牛奶煮一煮,運動人士最愛。但我覺得純燕麥有點“糊嘴”,經(jīng)常拌進米飯或者煮雜糧粥,有種格外的滿足感。
不過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快,這類罐裝主食有點貴,進口燕麥賣到三十好幾。平替方案是大超市國產(chǎn)散裝燕麥/雜糧,一樣緊致香糯,還能省錢買點好茶!
體驗&選購小結(jié)
真要說有什么選購秘訣,其實都是土辦法——看新不新鮮、聞香不香,別迷信“包裝和廣告”。米雜糧買新不買久、面粉別堆太多、紅薯玉米優(yōu)先挑硬嫩的,蕎麥面真喜歡就試進口的,切莫貪便宜買了口感“摳腳”的廉價貨,燕麥多看配料表,純谷物少添加。
偶爾買貴點嘗新,也別氣餒,遇上家人“挑食”就換個花樣做法,冷熱搭配、甜咸交替,主食的幸福感其實不用精致單一,用心吃飯才最珍貴。
有時候我也會站在米缸前感慨:人生哪有天天山珍海味,家里一碗香軟大米飯,配點當季雜糧,才是最補身體、最暖心窩的頂級滋味。現(xiàn)在流行免疫餐、流行“買健康”,我覺得健康不就是日復(fù)一日的主食里,慢慢養(yǎng)成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