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每年谷雨一過,我都覺得整個人像被春天“氣炸”一樣,動不動就覺得困、食欲不佳,晚上還老睡不好。前陣子坐在小區樓下和鄰居嘮嗑,大家還說最近口干舌燥,眼睛干,失眠上火好像成了谷雨季的標配。唉,越想心里越嘀咕,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春養肝,夏養心”的節奏又到點了?難怪咱們中國人的老話都說“谷雨養生先養肝”。
今天就跟你們嘮嘮這季節不可或缺的4道“養肝菜”,都是咱家常吃、市場常見、材料簡單、味道還超級下飯的小菜——關鍵是助眠、去火又便宜!
青蒿拌豆腐:谷雨時節的“解表清肝小能手”
要說最近讓我驚喜的那個菜,其實就是——青蒿。你可別嫌這玩意名氣大但入了菜好像沒啥存在感。小時候覺得它苦,有點藥味兒,但前幾年逛市場逛多了,覺得青蒿跟嫩豆腐配一起,居然夸張地香!谷雨后的青蒿鮮嫩又有生機,掐幾把回家搭著嫩豆腐涼拌,拌點香油蒜末,入口那叫一個清爽,滿口生津。
據說中醫里青蒿自古就是“解暑、清熱、護肝”的高手。它還有點小歷史,是李時珍《本草綱目》大書特書過的“夏必食之蔬”,有一定抗過敏、穩情緒作用,小朋友和老人都能吃。今年我買青蒿最多7塊錢一斤,豆腐三四塊一大塊,跟買兩根香椿芽的錢差多遠?關鍵是青蒿沒什么名貴噱頭,價格一直很親民。就是大家有時會誤當它是艾蒿,其實葉子不同,買時多聞聞味道,青蒿葉子細、味清香;艾蒿是那股子“氣味濃烈”的薅羊毛香,不建議生吃哈。
平時在超市買的豆腐味道平淡,拌起來就只能靠調味撐場。遇上農貿市場手工現點的嫩豆腐,哪怕略貴一兩塊,豆香濃郁、剛拆包裝的熱氣往上冒,一連三碗都不膩!建議拌青蒿豆腐一定現吃,涼了口感容易打折。生吃青蒿難咬的梗記得去掉,拌菜的時候糖、醋、蒜汁別手軟……我有次拌得太淡,家里小朋友都吐槽像吃“草藥”,加點辣椒油直接被掃光,至今成咱家春末餐桌新寵~
蒲公英炒雞蛋:誰家春天不來一盤“野菜蛋”?
蒲公英這東西,小時候老師帶我們到田頭認植物,阿姨在路邊隨手摘一把說能入菜,當時我都懵逼了,這不是吹泡泡那個蒲公英嗎?后來才知道,蒲公英的葉子清熱解毒,肝火最怕它。谷雨前后正當季,我家大人小孩都上癮。尤其是炒雞蛋,金黃黃、嫩綠綠的,口感特別香,微苦又甘甜。有種說法是蒲公英可“清內火、明眼目、助睡眠”,也算美其名曰的“養肝元氣菜”。
蒲公英葉別提前切太久,容易出湯發苦。雞蛋液多攪幾下,熱鍋熱油丁點蔥花、下葉子再倒蛋液,出鍋一定要嫩;嘗試過太老的,一筷子下去硬得打嘴巴~我家孩子剛開始嫌蒲公英有點“土氣”,后來發現夾雜雞蛋一起,色香味都在線,還能去嘴里的小火氣,早早愛上!
百合銀耳燉蓮子:養肝安神的白色甜品王者
如果家里有夜貓子,小朋友愛熬夜、大人一到谷雨就犯困犯燥,那么百合銀耳燉蓮子絕對是我的心頭好。一大盅童年記憶里的清潤湯羹,香甜不膩,正好春天“去心火、補肝清神”,一碗下肚全家都安靜了。
百合原本就是傳統補肝安神食材,加上銀耳和蓮子,三種白色食材湯底雪白粘稠,甜入心頭。市場里干百合價格浮動大,便宜的六七十,好的特別干凈、肉厚型能到一百多一斤。其實日常買普通百合就可以,但最好提前泡發,挑選蓮子注意去芯(不然苦),銀耳分“花朵型”和普通型,價格差一半,我覺得只要不是最老的那種,普通銀耳夠用。
偷懶的小伙伴可以買配好的燉料包,價格略貴、但省事兒。自己下料更靈活,比如有天蓮子快吃完了,我直接加了紅棗桂圓,也別有一番風味。燉的時候記得小火慢慢來,別心急,越燉越糯。孩子有一陣天天晚上鬧覺,我身為“夜班媽媽”全靠這碗安神甜品續命……有時候還冒點蜜棗進去,豆沙口感,整個人都要被治愈了。
薺菜豆腐羹:老少咸宜的平價“養肝湯”
最后聊聊薺菜,這可是春季最接地氣也最高產的野菜了。薺菜自古被叫“護肝菜”,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還能“順氣、養肝、明目”。咱小區附近的油菜地,每年谷雨前后來不少阿姨撿薺菜,熱鬧得很。現在大部分超市和早市也能買到,三五塊一大把,新鮮的綠得發亮,和豆腐熬成細羹最柔滑。
薺菜豆腐羹其實是“性價比之王”,豆腐兩三塊錢一盒,雞蛋要加不要都行。薺菜最怕的是不新鮮,有蟲眼就別買。切好吸干水分,鍋里略炒或直接下湯和豆腐攪一攪,清清爽爽。平常有時候偷懶用袋裝速凍薺菜,價格便宜量多,可惜口感差遠了,水分重,吃著有股子僵硬味。豆腐也有講究,嫩豆腐滑,老豆腐成型好,都看自家喜好。
羹類的最大技巧就是火候——千萬別等青菜褪色才關火,那樣湯羹易發黃發苦。小朋友自己拿小勺一口口喝,我還能順便和他比誰喝得快。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薺菜大豐收,家里連燉三天,孩子吃不膩還嫌我手藝太省略……但你說養肝清火,真的沒有比它更百搭的湯菜啦。
說真心話,谷雨后的這幾道“養肝菜”,不是什么傳奇山珍海味,其實都特別家常、用料簡單。原材料價格年年波動,但大部分不會讓老百姓“肉疼”?,F在大城市新菜系多,可越到節氣關頭,我倒發覺這些“土味”蔬菜越來越吃得出安慰——不是比名貴,而是吃得安心、踏實、還有點老家的味道。
買菜挑選建議嘛,我覺得:越是當季應季的小蔬菜越新鮮實惠,別圖大棚反季節的“水靈色”,多問問攤主、聞一聞味道,想圖省事可試試市場的現成配菜包,適合初學者。雞蛋、豆腐、銀耳這些食材真沒有必要死磕進口或貴價,走量實在、口碑好的品牌就OK。
我還特地吐槽一下,去年試過某網紅速食燉盅,方便是方便,價格卻翻了三四倍,開蓋還不如我家普通砂鍋軟爛。建議還是自己動手,用心撒點蔥花、青醋,多嘗試多變化,既調口味又養身體,廚房里的溫度是買不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