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早年起兵的時候,用了不少沛縣的老朋友。
這些人中,有一個叫周勃的人,周勃早年在沛縣就是個小手藝人,后來跟著劉邦起兵以后,因為軍功過人,而身居高位。
高到什么程度呢?
當年劉邦去世以后,軍功集團周勃要說自己排第二,估計除了呂家的人之外,就只有陳平敢說自己是第一。
呂后在世時,呂家嫡系一手遮天,呂后去世之后,軍功集團開始“倒呂”,而“倒呂”的帶頭人正是陳平和周勃。
搞定呂家之后,軍功集團打算繼續捧劉家的人當皇帝,周勃等人盤算了一圈之后,選定的人選是劉邦的一個叫劉恒的兒子。
劉恒剛從封地去大漢的首都接班時,是周勃帶著滿朝文武去迎接的他,后來周勃還給劉恒來了一個小小的下馬威,安排武士阻止劉恒入宮。
后來劉恒找了周勃,才順利進了皇宮,雖然劉恒當時也采取了一些反制手段,但總體上說,一開始的時候,劉恒對周勃都是非常尊重的,且通過一定形式表現了出來:
絳侯(周勃)為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常目送之。
劉恒之所以這么尊重周勃,自然是因為當時的周勃是軍功集團的大哥大,以周勃的實力,他能捧的起劉恒,自然也能拿下劉恒。
但是據史書記載,周勃回到自己封地沒多久,當他聽說朝廷安排人到各地巡檢的時候,周勃竟然開始害怕劉恒要辦他了。
那么周勃前后的變化為什么會這么大呢?
我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遠親不如近鄰,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近鄰離自己生活的地方比較近,你平時要是缺點醋、少點蒜,都能上近鄰家去借,甚至你要是有個病,或者辦點事,需要人手,那么近鄰也能第一時間趕來。
但是遠親呢,你平時有點小事,你能麻煩的到遠在千里的遠親嗎,就是有點大事,以古代的那種信息和物流速度,你這邊發通知請遠親來吃壽宴,可能人家來的時候,都能趕上喝菜湯了。
當年周勃無論是平定諸呂也好,還是在劉恒面前耀武揚威也罷,他都是生活工作在天子腳下,當時和他在一起的,還有一大幫的老弟兄,大家有什么事都能互相照應,宮中的劉恒有什么動靜,他也能第一時間的到消息。
有什么需要解決的問題,他也能第一時間找到老兄弟們來商議,然后短時間就能給出應對措施。
但是后來劉恒勸說周勃等人,你們的封地不在京都附近,平日里你們封地的東西還要給你們送到京都來,你們處理事,還要安排人去封地,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辦事效率,都不利于你們。
我劉恒是你們捧上來的,不能因為圖工作方便,就硬把你們留在京城,而讓你們額外付出那么多,因此我決定,你們趕緊各回各的封地吧。
從表面來看,劉恒的這個安排,都是為了周勃等人著想,因此你不好不走,但是等軍功集團真回來各自的封地呢?
首先,這幫人的獲取信息的速度變慢了;
其次,這幫人彼此的聯系變弱了;
獲取信息的速度變慢,你就失去了先機,很多事你都后知后覺,甚至你根本摸不清了,彼此的聯系變弱,會讓軍功集團內部分裂。
以前傳給誰和皇帝走的近的謠言,大家晚上串哥們餓就解釋清了,但是現在你還沒驗證消息呢,可能市面就又有新的說法了,你說大家彼此還能團結一致嗎。
別看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手段,立刻就能讓周勃從之前,能廢立皇帝的大哥大,變成現在任皇帝宰割的羔羊。
國事如此,家事亦然,能把家人聚起來,就盡量別分開,要不然家族的力量就會被分散,親情也會越來越疏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