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wiki|快來查看本期科學新聞吧~
每周一,【把科學帶回家】的編輯們將為你帶來一些有趣的本周新聞,幫你輕松地開啟這一周!??????
【第43期】看點
科學新聞
憑空捏造?科學家利用空氣制作出黃油,即將上市
地震后,大象圍成了一個圓圈。它們還能用腳“聽到”地震
大開眼界
細思極恐……給蘑菇裝上了機器手,它居然自己畫出了人頭?
奇聞電波
草莓空心是因為打了膨大劑嗎?
憑空捏造?
科學家利用空氣制作出黃油,即將上市
幾個世紀以來,黃油一直是西方鐘愛的必備食品——涂抹在吐司上,煎炸食品或是用來烘焙。但現在,一家比爾·蓋茨投資的美國初創公司Savor發明了一種完全出乎意料的東西:由空氣制成的黃油。
Savor的工藝是首先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并從水中提取氫氣。然后,這些元素經受高溫高壓,引發化學反應,形成烷烴——簡單的碳鏈。這些烷烴隨后被氧化,生成脂肪酸。通過將這些脂肪酸組裝成甘油三酸酯,Savor就可以生產出具有特定特性的脂肪,例如傳統黃油中所含的脂肪。合成的脂肪在分子結構上與傳統黃油中的脂肪完全相同。
Savor一直致力于創造冰淇淋、奶酪和牛奶的無乳替代品。|savor
傳統制作黃油工藝的碳足跡,每千克黃油約5.2千克~14.7千克的二氧化碳當量。相比之下,空氣制作黃油的這個過程不會排放任何溫室氣體,也不占用農田,用水量還不到傳統農業的千分之一。Savor聲稱其生產工藝的排放量顯著低于傳統制作黃油工藝,顯著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
據媒體報道,加州至少有一家面包店已將這種黃油用于制作面包和羊角面包,Starter Bakery面包店的老板布萊恩·伍德(Brian Wood)稱,它的味道也像黃油,制作出來的面包的口感恰到好處,而且非常受歡迎。
地震后,大象圍成了一個圓圈。
它們還能用腳“聽到”地震
4月14日上午,美國南加州發生了一場5.2級的地震,地震期間,圣地亞哥野生動物園的象群圍繞著小象形成了一個警戒圈。
動物園的監控畫面顯示,地震的隆隆聲響起時,象群正在圍欄內吃東西。感受到地震后,它們立刻停下動作,聚集在圍欄中央,一動不動地站著,聽著周圍的聲音。
動物園工作人員表示,大象不僅可以通過耳朵聆聽聲音,還能通過四只腳感受到幾千米外的震動。
早期有研究發現,大象在遇到危險時,會發出低頻的隆隆聲,在空氣中能傳播10千米左右,這種聲音還能使地面產生震動,并沿著地下傳遞得更遠。有時大象會通過跺腳的方式傳遞信息,信號能傳送到遠至60千米的地方。當大象感受到地面以下傳來的震動,信號就會通過骨傳導穿過大象的身體。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大象館的館長Ross MacPhee說:“許多其他動物,比如鯨魚、犀牛和長頸鹿,都有這種感覺。
遇到危險時,象群會迅速聚集成一圈,把小象圍在中間。丨the weather channel
遇到危險時,大象圍成一圈也是一種典型的防御方式。健康的成年大象在野外幾乎沒有天敵,然而小象或象群中生病的成員卻會成為獅子、鬣狗、鱷魚等動物的捕獵對象。如果有捕食者出現,領頭的母象就會把小象聚集在一起,讓成年大象面向外,圍成一個圓圈,這樣做的目的是盡可能保障小象的安全。
在這次地震事件中,一頭年長的大象輕輕拍打小象的背部,好像在安撫它。地震結束后,象群很快恢復了正常活動,只是依然彼此靠近。
細思極恐……給蘑菇裝上了機器手,
它居然自己畫出了人頭?
這個視頻看起來十分古怪,人們給蘑菇裝上了機器手,于是,輕微抖動的蘑菇“操縱”著機器手的活動。而機器手拿著畫筆,正在紙上涂涂抹抹。
除了作畫之外,只要你給蘑菇裝上手,它能做的事情還很多,比如敲鑼打鼓、彈鋼琴和演奏音樂。這個項目是名為Bionic and Wires的科學藝術樂隊打造的。他們致力于與自然“合奏”出音樂,因此,他們試過讓蘑菇拉小提琴,讓植物打手碟……甚至還舉辦了一場演出。大學的研究者想要打造一批機器動物大軍,于是他們選擇了果蠅作為實驗對象。
事實上,這并不是第一次人類想要打造動物微型機器人了,既然人類可以通過腦機接口、假肢等設備變成賽博格電子人,那么動物為什么不可以呢?
讓植物演奏音樂的原理,其實是來自于植物在生命活動期間發出的各種生物電信號,人們會將傳感器安裝在植物葉片上,捕捉細微的電脈沖,再放大轉化為機械臂的動作。
這次,團隊成員們則讓蘑菇拿起了畫筆,結果它在旋轉的畫板上繪制出了一個頭部圖案。雖然也許只是一個偶然事件,不過,人們關于菌類“智力”相關的討論已經由來已久了,近年來的一系列實驗發現,菌類雖然不像動物那樣,有能夠思考的“大腦”,但處理信息的機制和人類有一定的相似,甚至有著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短期記憶……
而蘑菇會畫畫,會演奏樂器,會學習……這些真的值得研究……
【奇聞電波】
草莓空心是因為打了膨大劑嗎?
草莓,這個色澤鮮艷、口感甜美的水果,一直以來都有各種各樣的謠言傍身:草莓是最臟的水果、顏色鮮艷的草莓染過色草莓空心是因為打了膨大劑......
事實真的如此嗎?可以點擊下方圖片,收聽由《萬物》編輯部推出的音頻節目【萬物科學新聞】的第35集!
《萬物科學新聞》每周3更!每集2-3分鐘。
正在持續更新中,在這里,我們將為你帶來豐富、有趣、最新的生活科普、有趣科學、顛覆認知,以及科研新聞……
如果你聽了這期節目,也覺得很有意思的話,歡迎把你的感想分享到評論區~
撰文 Skin,Ziv,阿嫻
參考資料:
黃油
[1]https://www.zmescience.com/medicine/nutrition-medicine/scientists-just-made-butter-from-air-and-its-hitting-the-market/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28-022-00207-2
[2]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article/2024/jul/16/us-startup-lab-made-climate-friendly-butter-savor-bill-gates
大開眼界
[1]https://www.bionicandthewires.com/about.htm
[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sAKA-COi8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