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雪兒少兒中醫啟蒙系列課程,
讓中醫藥文化幸福每一個家庭世代傳承、茁壯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
《黃帝內經》距今已2000多年歷史,《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起源于軒轅黃帝,后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一般認為集結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
黃帝內經
刺 論
原文: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后熱,熇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浙,灑浙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腎瘧者,令人灑灑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瘧發身方熱,刺跗上動脈,開其空,出其血,立寒。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傍五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瘧脈小實急,灸陘少陰,刺指井。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于血也。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凡冶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
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俠脊者,必已。舌下兩脈者廉泉也。
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先足脛酸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
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胻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饞針,針絕骨,出血立已。身體小痛,刺至陰。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
譯文:
足太陽膀胱經的瘧疾,使人腰痛頭重,寒冷從脊背而起,先寒后熱,熱勢很盛,熱止汗出,這種瘧疾,不易痊愈,治療方法,針刺足太陽膀胱經的委中穴出血。足少陽膽經的瘧疾,使人身倦無力,惡寒、發熱都不甚厲害,怕見人,看見人就感到恐懼,發熱的時間比較長,汗出亦很多,治療方法,針刺足少陽膽經的穴位。足陽明胃經的瘧疾,使人先覺怕冷,逐漸惡寒加劇到極點,很久才發熱,退熱時便汗出,這種病人,喜歡亮光,喜歡向火取暖,見到亮光以及火氣,就感到爽快,治療方法,針刺足陽明胃經在足背上最高處的沖陽穴。足太陰脾經的瘧疾,使人悶悶不樂,時常要嘆息,不想吃東西,多發寒熱,汗出亦多,病發作時容易嘔吐,吐后病勢減輕,治療方法,針刺足太陰脾經的穴位。足少陰腎經的瘧疾,令人發生劇烈嘔吐,多發寒熱,熱多寒少,常常喜歡緊閉門窗而居,這種病不易痊愈(,治療方法,針刺足少陰腎經的穴位)。足厥陰肝經的瘧疾,使人腰痛,小腹部脹滿,小便不利,似乎癃病,而實非癃病。小便頻數不爽,病人心中恐懼,正氣不足,腹中郁滯不暢,治療方法,針刺足厥陰肝經的穴位。
肺瘧,使人心里感到發冷,冷極則發熱,熱時容易發驚,好像見到了可怕的事物,治療方法,刺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心瘧,使人心中煩熱得很厲害,想喝冷水,但身上反覺寒多而不太熱,治療方法,刺手少陰心經。肝瘧,使人面色蒼青,時常嘆息,厲害的時候,形狀如死,治療方法,刺足厥陰肝經出血。脾瘧,使人發冷,腹中痛,待到發熱時,則脾氣行而腸中鳴響,腸鳴后陽氣外達而汗出,治療方法,刺足太陰脾經。腎瘧,使人畏寒怕冷,腰脊疼痛,難以轉側,大便困難,目視眩動不明,手足冷,治療方法,刺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胃瘧,發病使人中脘壅塞,易覺饑餓但又不能進食,進食就感到脘腹脹滿膨大,治療方法,取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橫行的絡脈,刺出其血。
治療瘧疾,在剛要發熱的時候,刺足背上的動脈,開其孔穴,刺出其血,可立即熱退身涼。如瘧疾剛要發冷的時候,可刺手陽明、太陰和足陽明、太陰的腧穴。如瘧疾病人的脈搏滿大而急,刺背部的腧穴,用中等針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據病人形體的胖瘦,確定針刺出血的多少。如瘧疾病人的脈搏小實而急的,艾炙小腿部的少陰經穴,并刺足趾端的井穴。如瘧疾病人的脈搏滿大而急,刺背部的腧穴,取五胠俞、背俞各一穴,并根據病人體質,刺之出血。如瘧疾病人的脈搏緩大而虛的,就應該用藥治療,不宜用針刺。大凡治療瘧疾,應在病沒有發作之前約一頓飯的時間,予以治療,過了這個時間,就會失去時機。凡瘧疾病人脈沉伏不見的,急刺十指間出血,血出病必愈。若先見皮膚上發出像赤小豆的紅點,應都用針刺去。
上述十二種瘧疾,其發作各有不同的時間,應觀察病人的癥狀,從而了解病屬于哪一經脈。如在沒有發作以前約一頓飯的時候就給以針刺,刺一次病勢衰減,刺二次病就顯著好轉,刺三次病即痊愈。如不愈,可刺舌下兩脈出血;如再不愈,可取委中穴和足太陽膀胱經充血的穴位刺出其血,并刺足太陽膀胱經的項部以下脊椎兩旁的腧穴(即大杼、風門穴),這樣病一定會痊愈。上面所說的舌下兩脈,就是指的廉泉穴。
凡刺瘧疾,必先問明病人發作時最先感覺癥狀的部位,給以先刺。比如:先發頭痛頭重的,就先刺頭上(百會穴)及兩額(懸顱穴)、兩眉間(攢竹穴)出血。先發項脊背痛的,就先刺頸項和背部。先發腰脊痛的,就先刺委中穴出血。先發手臂痛的,就先刺手少陰、手陽明的十指間的井穴。先發小腿酸痛的,就先刺足陽明十趾間的井穴出血。
風瘧,發作時是汗出怕風,可刺三陽經背部的腧穴出血。小腿酸疼劇烈,而且拒按的,名叫“胕髓病”,可用鑱針刺絕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如身體稍感疼痛,刺至陰穴。但應注意,凡刺諸陰經的井穴,皆不可出血,并應隔日刺一次。瘧疾口不渴而間日發作的,刺足太陽經;口渴而間日發作的,刺足少陽經。溫瘧而汗不出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一直以來,我對于讀書的態度都是比較隨性的,總是跟著自己的興趣走,覺得怎么開心怎么來,從來沒有太在意過讀書的方式和細節。然而,今天參加果雪兒少兒中醫經典誦讀課程之后,我的這種觀念悄然發生了變化。
直播課程一開始,雖然隔著屏幕,我依然被那種莊重而神圣的氛圍深深吸引。老師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對待經典書籍的那種尊重和敬畏之情,讓我深受觸動。老師告訴我們,“讀書就要有讀書的樣子”,讀書不僅僅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方式,更是一種修養身心的過程。在誦讀中醫經典時,我們要端正姿勢、神情專注,這樣才能盡量身心合一,真正領略到中醫經典的魅力。這看似簡單的動作要求,卻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專注與寧靜。當我挺直腰板,雙手捧書,用心去感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時,我發現自己竟然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書中的內容,仿佛跨越了時空與中醫圣賢面對面一樣,享受到一種久違的沉靜、喜悅。
回想起自己以前的讀書習慣,我不禁有些汗顏。我常常是躺在床上、窩在沙發里,隨心所欲地翻閱書籍,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姿勢是否會對視力、對頸椎造成不良影響,更沒有意識到讀書姿勢背后所蘊含的深意。而今天,在果雪兒少兒中醫經典誦讀課程老師的引導下,我學會了如何正確地坐直身體,如何調整呼吸,讓自己在誦讀的過程中保持專注和平靜。
當然,最讓我興奮的還是對《醫學三字經》的學習。這部中醫經典著作以簡潔明了的三字句式,闡述了中醫的基礎理論和臨床運用,讀起來朗朗上口,既易于記憶又便于理解。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字一句地誦讀,每一個音節都仿佛帶著一股神奇的力量,讓我對中醫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通過這次課程,我深刻認識到,讀書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責任,是一種修養身心的過程。作為家長,我有責任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他們從小就學會尊重經典、愛惜書籍。同時,我也希望在接下來的果雪兒少兒中醫經典誦讀課程中,繼續跟隨老師深入學習中醫經典,并和孩子一起探索中醫的奧秘,感受傳統中醫藥文化的魅力。我相信,在這條道路上,我會收獲更多的智慧與成長,也會將這份對中醫經典的尊重與珍愛傳遞給更多的人。
一位家長。(果雪兒中醫經典誦讀工程:《醫學三字經》課程家長系列分享)
果雪兒少年兒童中醫啟蒙,依托北京師范大學課題組成果,以及依托中醫藥大學專家資源,面向幼兒園、學堂、企事業單位等機構提供系列中醫課程合作服務;面向家庭提供中醫兒童營、中醫少年營、中醫游戲班、中醫誦讀營等線上課程,以及提供走進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夏令營、中醫冬令營等。
咨詢聯系果雪兒少兒中醫啟蒙黃老師。
咨詢聯系黃老師:微信號“ guoyiqimeng ”(“國醫啟蒙”全拼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