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當天,美媒曝光消息人士的言論稱,截至目前特朗普仍然沒有接到來自中國的電話,中國自始至終從來沒有打過電話。就在前一天,美國白宮宣布將中國部分關稅再提高至245%,并連續喊話“球還在中國這邊”“美國對達成協議持開放態度”,希望中國主動來談。特朗普原本以為可以“一打多”,但在美債拋售的狂潮下,暫停了對其他國家的關稅;后續美國又想“多打一”,試圖以高關稅為威脅,脅迫其他國家簽署和中國脫鉤的協議,到目前還是沒有人“上鉤”。
美國媒體還提及,特朗普多次暗示讓中國主動打電話,目的就是要宣布自己“贏”,畢竟關稅戰是自己挑起來的,打到現在這個境地顏面無光。17日美國官員和日本官員就達成協議問題進行了談判,沒想到談到一半特朗普突然“自降身份”出場,和到場的日本代表談了起來。當天的內容沒有公開,不過從特朗普親自出席可以看出他對關稅協議的重視——美國仍然沒有打消不切實際的美夢,幻想他們拋出的關稅籌碼,會帶來多少經濟利益。
與此同時,一支美軍B-1B“槍騎兵”轟炸機編隊已經抵達美國駐日本的軍事基地,這次軍事行動受到各方關注,美國也罕見在中國附近出動這種軍事力量。根據報道來看,在美軍抵達之后不久就和韓國最先進的F-35戰斗機進行了演習,并聲明此舉是“展示韓美一體化的延伸威懾能力”,但這次行動沒有叫上日本。消息提及從尹錫悅下臺之后,韓國國內的親美力量有了很大削弱,李在明所在的共同民主黨希望在中美之間“騎墻”誰都不得罪,這或許是將美軍引來的關鍵原因。
還有一點是,美國派遣B-1B進駐亞太,可能是為了菲律賓4月下旬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做準備,今年美菲“肩并肩”軍事演習在20日即將開始,多方報道稱超過1萬人的規模的部隊會在中國南海附近集結。雖然美國宣稱此次部署是為了支援太平洋空軍與盟友、伙伴和聯合部隊舉行的一系列演習,執行戰略威懾任務,加強“印太地區”的穩定。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戰略意圖。在關稅戰激烈的時刻,美國的舉動對中國來說不乏是一種示威行動。
對烏五角大樓的異動,以及美日前段時間演習的“模擬導彈攻擊解放軍登陸艦隊”的軍事行動,中國國防部在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如果相關方執意打“臺灣牌”,甚至不自量力的發起軍事挑釁,必將付出慘痛代價。特朗普政府現階段妄圖通過在亞太地區部署戰略轟炸機,對中國形成軍事壓力,在東海、南海頻繁活動,試探中國的戰略底線;但即便是美國加上日本一起,我方都可以說出“自不量力”的回應言論,足以證明中方有足夠的底氣,可以排除這種外來介入和干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