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到了小漓說娛樂的時間啦!不得不說還是網友眼尖,居然發現了《極限挑戰》的官方微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認證主體居然不再是節目組,而是變更成了現在的“方衛視中心運營中心”。
難怪《極限挑戰》這個承載了千萬粉絲觀眾記憶和回憶的超級IP,會再一次被推到輿論漩渦中心,不少粉絲朋友們都自發集中在社交平臺上刷屏,千般言萬般語其實就是一句話,那就是“男人幫永不散”。
《極限挑戰》誕生的2015年,正是戶外真人秀井噴期,在一眾綜藝之中,《極限挑戰》憑著孫紅雷的“顏王”、黃磊的“神算子”、黃渤的高情商等人設特質,在36期節目的化學反應后成功形成了獨有的“男人幫”文化符號。
只不過一切都在第六季的時候就發生了改變,任務設計更側重游戲化,成員互動減少深度交流,彈幕中“流水線產品”的批評聲此起彼伏。資方追求工業化生產標準,平臺渴望流量變現效率,曾經引領潮流的爆款IP逐漸淪為資本博弈的犧牲品。
在《極限挑戰》的超話里,“我們只要原班人馬”的詞條閱讀量已經突破了18億次,很多人說這種集體性情緒更像是觀眾的情感寄托。當張藝興在《這就是街舞》展現全新形象,黃渤在《向往的生活》坦言“拍戲就像談戀愛”時,粉絲們才明白只有男人幫才有《極限挑戰》的味道。
但綜藝節目一旦工業化量產,結果就是原定的組合肯定會遭遇IP拆解,在流量至上的語境下,“情懷殺”更像是平臺收割IP剩余價值的營銷話術。用著原來的名字請來不一樣的嘉賓,還想要延續原來的粉絲,這就是《極限挑戰》流量下滑的原因。
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極限挑戰》賬號易主引發的震蕩,本質是觀眾對優質內容稀缺的焦慮投射。正如黃磊在某次訪談中所說,“我們聚散都是節目需要,但兄弟情永遠都在”,或許這才是綜藝IP永續經營的終極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