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陳佳慧,今年32歲,本科畢業(yè),已婚未育。
我出生在一個小縣城,家境普通。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種地和打零工供我上完了大學。我現(xiàn)在在市里一家教育機構做文員,工資不高,但生活也算穩(wěn)定。
我爸陳德昌,今年56歲,初中沒畢業(yè),在小縣城做了幾十年泥瓦工,后來年紀大了,干不動了,就在家歇著。
我媽叫張桂蘭,53歲,沒上過幾天學,年輕時在磚廠干活,后來為了照顧家庭,早早就回家做起了全職主婦。
我爸有個妹妹,我叫她大姑,名字叫陳美娟,今年52歲,比我爸小一歲,是個很厲害的女人。
她年輕時嫁到了鄰村,丈夫早逝后,她就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長大,性子剛烈,嘴巴也毒,誰都不敢惹她。
我奶奶,今年83歲,身體一直不好,常年臥床。自從六年前我爺爺去世后,我爸把奶奶接回了家,說什么“親娘自己伺候”,我媽也沒說什么,就這么開始了漫長的照顧生活。
那時候我剛畢業(yè)沒多久,在外地工作,對家里的事也了解不多,只知道我媽總說奶奶難伺候,我爸卻總說:“那是我親娘,你當兒媳的就該伺候。”我媽就忍了,一忍就是六年。
直到前不久,我媽打電話給我,說大姑突然回家,說了幾句話之后,她像被打醒了一樣。我趕緊回家,才知道,這六年,我媽過得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生活。
02
我媽和我說起這些年的事時,眼眶一直是紅的。
“佳慧啊,你知道你奶奶這六年是怎么過的嗎?她不吃我做的飯,非要你爸做。我做了,她就當著你爸的面倒掉,說我想毒死她。你爸信她,還罵我,說我心腸歹毒。”
我聽著心里一陣發(fā)緊:“那你怎么不告訴我?”
“我不想你擔心。你那時候剛工作,我想著自己能扛就扛。”
我媽說,最初她是想盡孝的。
老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照顧她是應該的。
可她沒想到,奶奶是那種“你不跪著伺候,她都覺得你不孝”的人。
她每天凌晨五點就要起床給奶奶洗尿片、擦身子、煮粥,稍微慢一點,奶奶就用拐杖敲床板,嘴里罵罵咧咧。
“有一回我實在累得不行,晚了十分鐘把水端過去,她直接把洗臉盆潑我一身。”我媽咬著牙說,“你爸就在旁邊,他說‘她年紀大了,你讓著點’。”
我聽到這,眼淚已經(jīng)止不住了。
“那你這六年,怎么撐下來的?”
“撐著唄。我想著只要你爸心疼我,日子再難也能過。可他心疼的只有他媽。”
我媽說得很平淡,但我能聽出來, 她心里已經(jīng)千瘡百孔了 。
而我爸呢?他一直覺得這沒什么,老人家嘛,有點脾氣正常。他甚至認為,我媽是“福氣”,能帶著他媽一起住,不用送到養(yǎng)老院,是“積德”。
可他從來沒想過,我媽也是人,也有情緒,也需要被尊重。
直到那天,大姑回來了。
那天是奶奶生病發(fā)燒,我媽帶著奶奶去鎮(zhèn)上的衛(wèi)生所吊水。剛好碰上了回娘家的大姑。
大姑一進門,看著我媽手忙腳亂地給奶奶喂藥,冷笑了一聲:“你還在這兒伺候呢?你圖啥?”
我媽沒說話,繼續(xù)忙著。
大姑走過來,一把把藥杯搶過去:“媽都這樣了,你還不如送敬老院去。你自己看看你這幾年變成啥樣了?像個老太婆似的。你哥呢?你哥干啥了?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吧?”
大姑的聲音很大,把我爸驚動了出來。
“陳美娟,你回來就別找事。”我爸不耐煩地說。
“找事?我看你才是事兒多。”大姑指著我爸罵,“你老婆一個人伺候咱媽六年,你自己干過啥?你叫她當丫鬟呢?你還當男人嗎?”
這番話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把我媽打醒了 。
“是啊,我圖啥呢?”她那天晚上對我說,“我不圖你爸疼我,也不圖你奶奶感激我。我圖的就是一個安穩(wěn)的家。可這個家,從來就不安穩(wěn)。”
我媽說,她那天晚上一個人坐在凳子上坐了一夜,想了很多。
第二天,她沒做早餐,沒伺候奶奶,沒洗衣服,拿著包出門了。
“去哪兒?”我爸追出來問。
“去找我女兒。”她頭也不回地說。
我媽到了我住的城市,住進了我租的小房子。我做飯,她吃飯,我洗碗,她看電視。我們就像久別重逢的朋友一樣,在一個小家里,過得出奇地平靜。
三天后,我爸來了。
“桂蘭,你回來吧。”他站在我門口,低聲下氣地說。
我媽沒說話,看著我。我走過去,拉住她的手,說:“ 媽,離婚吧。 ”
我爸愣住了。
“你說啥?”
“我說,離婚吧。”我看著他,“你不配我媽。她在你家做牛做馬六年,你有一天真心心疼過她嗎?你把她當老婆,還是當保姆?”
“我……我也沒讓她那么辛苦啊……”他辯解。
“你奶奶的飯你做過幾次?你媽的尿片你洗過嗎?你一句話都不說,默認她干所有活,就是剝削。”我聲音哽咽了,“你以為嘴上說‘她是我親娘’,就能掩蓋你對老婆的不公平?”
我爸沉默了良久,低下了頭:“我……我不是故意的……”
“可你從來沒反省過。”
我媽輕輕嘆了口氣:“我不想再回去了。我累了。”
那一刻,我知道,她真的決定了。
03
我媽住在我這兒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
她整個人像換了一個人, 臉上的皺紋少了,眼神柔和了,話也多了 。她每天早晨去公園跳跳廣場舞,白天收拾收拾房間,晚上和我一起看劇、聊天,有時候還去附近的超市應聘做短工,生活過得踏實而簡單。
我爸回去了,沒再來找她。他可能是真的意識到,自己錯得太深。
離婚的手續(xù)還沒辦,但我媽說,她不急。她說:“就這樣分開過著,也挺好。”
我理解她。她不想鬧,也不想哭訴,她只是想安靜地過完后半生。
父母的這段婚姻,給了我很多啟示。 家庭不是忍讓就能維系的,尊重和愛才是根本 。我媽用六年的辛苦,換來了一次覺醒;我爸用六年的冷漠,換來了一段婚姻的破裂。
我一直記得她說的那句話:
“我不怕吃苦,我就怕心涼。”
如今,她終于為自己活了一回。
而我,也終于可以牽著她的手,對她說:
“媽, 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