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總第846期
值日編輯:張正陽 許丙南
審核:葉維杰 關云逸
執行主編:陳卓
*閱讀今日日報,請關注“南亞問題研究小組”微信公眾號
印國防預算分配比。圖源網絡
彭博社4月16日發表題為《印軍尚未做好應對未來危險的準備》的評論指出,戰略上優柔寡斷和政策上短期主義正使印陷入系統性戰備危機,無法有效應對未來挑戰。本文作者米希爾·夏爾馬(Mihir Sharma)系印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高級研究員。
印軍戰備不足問題最突出的不是海軍,而是空軍。盡管印近日宣布以74億美元($7.4 billion)采購26架法國“陣風”艦載戰斗機,以替換現役老舊的俄制米格-29K,為兩艘航母提供戰力支持,但這一交易難以掩蓋印整體軍力頹唐,尤其是空軍戰備能力深度危機。據印軍規劃,印空軍需維持42至45個作戰中隊以應對“中巴雙線作戰威脅”,但目前僅能勉強維持32個中隊正常運行,其中不少中隊的飛機數量甚至未達標,仍依賴即將退役的米格-21等老舊機型。若無大規模新機補充,到本世紀末印空軍作戰中隊數量或跌至僅25-26個中隊。相比之下,巴空軍據稱正與中國談判購買40架第五代殲-35A戰機,雙方一旦達成交易,印空軍力量建設不僅將遠落后于中國,更將被巴方超越。
綜合來看,印空軍發展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印國防體系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缺陷:一是印決策層缺乏明確戰略目標,國防規劃不愿明確空軍真實所需。二是莫迪政府財政保守主義壓迫國防開支GDP占比長期處于低位,同時其民粹政治又導致資金多用于軍人養老金等支出。
三是印國防機構效率低下。一方面,印國防研發部門與合作商互相推諉,成效乏善可陳。例如,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研發制造的本土戰機進展緩慢,無法滿足印??哲娦枨?。對此,軍方指責HAL未能按時按規格交付戰機,HAL方面則認為軍方臨時改變主意、對項目進展期望過大。另一方面,印對外軍購經常因招標流程繁復、腐敗等問題進展緩慢——軍方不愿按照公開、結構化的流程完成軍購,更希望由總理直接承擔軍購的政治風險。
目前看,印仍未明確其戰機發展路線——未來10年,印本土戰機能否支撐起印空軍體系?是繼續依賴昂貴的法制“陣風”?轉向美制F-35以取悅特朗普?還是考慮歐洲其他戰機?在俄烏沖突導致全球軍工供應鏈重塑背景下,這種戰略猶豫令人擔憂。對此,印空軍亟需政治高層的明確支持與系統性改革,制定覆蓋未來數十年的空軍發展路線圖,涵蓋技術引進、本土能力建設、供應鏈本地化等關鍵要素。
NEWS
圖源:NDTV
新德里電視臺(NDTV)4月18日報道,印政府強烈譴責孟加拉國政府對西孟加拉邦暴力事件發言,譴責孟應首先遏制境內對印度教徒等少數族裔的系統性迫害。4月4日,印聯邦院(上議院)正式通過《瓦克夫法案》(Waqf Bill)修正案,賦權中央政府管控穆斯林公共資產,引發在野黨、穆斯林群體強烈不滿。4月8日,穆爾希達巴德地區超5000名抗議者封鎖了位于烏瑪普爾(Umarpur)的NH-12公路,并屢次攻擊政府車輛,以抗議《瓦克夫法案》修正案。對此,孟臨時政府首席顧問新聞秘書阿拉姆(Shafiqul Alam)公開敦促印政府和西孟邦充分保護印少數穆斯林人口。此舉已引發印方強烈不滿。印外交部發言人賈斯瓦爾(Randhir Jaiswal)斥責稱,孟方言論為“偽善言論”,應先關注并遏制孟境內對印度教徒等少數宗教的系統性迫害。印外長蘇杰生披露稱,孟2024 年發生2400 起暴力事件,2025 年迄今又增72 起。印媒指出,孟此番“人權說教”意在淡化外界對其國內宗教暴力的關注,卻在印方“數據反擊”面前適得其反,亦暴露出印孟關系在選舉季當前愈趨敏感。
NEWS
圖源:AI
印 “Moneycontrol”網站4月15日報道,在中美關稅摩擦升溫影響下,大量集裝箱滯留中國港口,大幅抬升全球運價,嚴重沖擊印度出口。國際航運研究和咨詢機構德路里(Drewry) 數據顯示,40 英尺箱即期運費已漲至2265美元,周漲 3%、月漲逾一成。專家指出,受美“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在華集裝箱貨物出現滯留情況,出口商被迫大量提前預定貨物,恐致運費大幅提升。目前,從中國至美國的集裝箱預訂量已從4月初的14.8萬標準箱(TEU)降至5.4萬標準箱。據估計,若集裝箱在華滯港狀況延續十日以上,運價或再飆 30%,并引發“缺箱潮”。目前,醫藥、易腐品出口商已提前鎖倉增庫存,以應對關稅和運費危機。業內警告,美國暫停對印 26%“對等關稅”僅 90 天,一旦多重壓力疊加,印度中小出口企業現金流將被嚴重擠壓,政府需盡快出臺臨時信用支持及物流補貼。
NEWS
圖源:《加德滿都郵報》
印ANI新聞網站4月18日報道,烏克蘭駐印大使館公開指控俄軍4月 12 日蓄意空襲印度藥企的基輔倉庫,并稱俄方否認“毫無可信度”。目前,烏克蘭總檢察長辦公室已以“破壞外資財產”立案。4月12日,烏駐印大使館發文指控俄蓄意空襲在烏印藥企庫蘇姆醫療保健公司(Kusum Healthcare),致大量兒科與老年用藥焚毀,這導致烏克蘭七個城市供應鏈被迫停擺數月,致在烏印商憂慮資產安全。對此,俄駐印使館旋即反駁,暗示烏政府電子戰系統“操作不當”,致烏防空導彈脫靶誤射印藥企。對此,烏方予以強烈譴責,并迅速立案。分析指出,俄烏雙方意圖借輿論戰爭取印官方支持,致印在維系“多邊平衡”與保護企業海外利益間進退兩難。有建議指出,印政府應推動設立聯合應急保險基金,加速印烏投資保護協定談判,以分散地緣風險。此外,印制藥出口協會也呼吁成員評估庫存與運輸路線,避免單點依賴。
NEWS
圖源:《經濟時報》
《金融時報》4月19日報道,印稅務部門對跨國公司強征巨額稅款引發業界人士強烈不滿,稱此舉不利莫迪政府改善國內營商環境,打擊外企對印投資信心。據悉,印稅務部門已“襲擊”大眾汽車、起亞、三星等多家跨國企業。例如,印稅務部門指控大眾“錯誤分類汽車零部件以降低關稅”,并對其罰款14億美元。三星部分高管因“進口電信設備”被征收約6億美元的追溯性稅款和罰款。IndiGo、塔塔消費品等印企同樣面臨不同程度的涉稅罰款。業界人士表示,印稅收法律法規不嚴謹,存在可操作的“灰色空間”;印稅收部門會對某些案件進行“標記”,但對如何、何時開展調查“完全不公開”。此外,印稅收評估體系破碎,稅務官員常常在未經充分審查的情況下隨意行事,“他們甚至在未經司法部門批準的情況下,訪問被調查者的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和云存儲平臺”。分析指出,印稅務部門上述行為破壞莫迪政府改善國內營商環境、吸引投資的做法,挫傷潛在投資者赴印投資設廠的積極性。
NEWS
圖源:《金融時報》
《金融時報》4月19日報道,巴能源企業K-Electric陷入股東內斗,恐有礙吸引外資、國企私有化,巴軍方已宣布下場調停。據悉,由沙特企業Al Jomaih Power、科威特基金Denham Investment等組成的KSE Power財團擁有K-Electric約66.4%的股份。2022年,巴商人奇什蒂(Shaheryar Chishty)成為KES Power的最大合伙人,開始爭奪企業控制權。對此,海灣股東(指沙特、科威特)申請并獲得一項暫停令,禁止K-Electric董事會成員變動,以阻止奇什蒂及其盟友占據董事會席位。同時,奇什蒂指控海灣股東違反股東協議。分析指出,目前該股東紛爭已嚴重阻礙K-Electric的20億美元改革計劃,導致巴電力行業無法改善在輸配電過程中的電力損失情況,影響海灣國家后續對巴投資、巴國企私有化進程。對此,巴政府允許軍方主導的特別投資促進委員會(SIFC)下場迅速解決此事。目前SIFC并未回應此事。
NEWS
圖源網絡
《華盛頓郵報》、巴《黎明報》4月18日報道,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伊沙克·達爾(Ishaq Dar)4月19日率團訪問阿富汗磋商巴阿貿易、互聯互通、安全、難民等重要雙邊議題。達爾此訪會見阿代理總理阿洪德(Mullah Hassan Akhund)、代理外長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等阿方要員,這是阿塔掌權以來巴高層首次訪阿。巴外交部表示,雙方重申致力于發展互利關系,并認為應保持高層互動以加強合作。此外,達爾強調必須解決包括邊境管理在內的安全問題,以充分釋放區域貿易和互聯聯通的潛力。分析指出,巴阿雙方層曾圍繞難民、反恐問題多次沖突,達爾此訪有望改善兩國關系,推動雙方經濟、民間合作快速發展。
*閱讀今日日報,請關注“南亞問題研究小組”微信公眾號
本期編輯:代思佳
本期審核:范家菀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政報·102期 | 為保2024大選,印人黨打算收割這個群體的選票了.....
▲經報·96期 | 印落后中國16.5年,但正在快速縮小差距!
非洲兩國停止光輝戰機采購談判,原因居然是……
隨水:印度婚姻和嫁妝制度究竟是怎么“吃人”的?
更多內容請見↓
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