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東軍貿市場爆出大冷門——埃及空軍宣布將采購100架韓國FA-50"戰鷹"輕型攻擊機。這個消息讓不少軍事愛好者大跌眼鏡,畢竟此前中埃兩國剛舉行聯合軍演,5架運-20和1架KJ-500預警機的亮相,曾讓外界普遍猜測埃及可能會選擇中國戰機。
韓國FA-50"戰鷹"輕型攻擊機
目前埃及空軍主力機型嚴重老化,其中220架F-16中大部分已服役超30年,24架陣風戰機數量太少,而米格-29M2性能有限,特別是在加沙沖突持續升級的背景下,埃及急需更新戰機裝備。但讓人費解的是,埃及竟然棄購中國性能更優越的戰機,卻最終選擇了韓國這款基于T-50教練機改進的輕型攻擊機。
下面我介紹一下韓國FA-50戰機的真實戰斗力,它使用的是美國通用電氣發動機,依賴西方航電系統,最大載彈量僅4.5噸,作戰半徑約900公里。而我軍梟龍Block3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中國戰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韓國FA-50"戰鷹"輕型攻擊機
尤其是我們的殲-10CE戰斗機,去年11月我們的八一飛行表演隊駕駛的就是這種飛機進行飛行表演,它是我們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單發、單座多用途三代戰斗機。飛機具有先進的中低空格斗作戰能力。另外,還具有超音速飛行、短距起降、強大的體系作戰能力,強電磁對抗環境下的先進超視距、多目標攻擊,以及多模式對地精準打擊能力。這架飛機和以往的殲-10C最大的區別就是武器掛載能力比較強,載彈量達6.5噸。因為它在掛架設計上有重大突破,機腹下面有一個雙聯掛架,原來只能掛一枚導彈,現在可以掛載兩枚。左右機翼下面的三聯裝掛架,就是在以前的基礎上,提高作戰效能。
殲-10CE
那么埃及為何在軍購問題上舍優選劣呢?我認為這場軍購背后有三個深層原因:第一,自然少不了美國的施壓:FA-50使用大量美制零部件,美國更容易掌控;第二,也有價格因素,FA-50前期采購單價約2800萬美元的卻比較便宜;第三,還有技術轉讓方面的考量,埃及可獲得部分組裝技術。但是,FA-50這種"攢機"方案存在嚴重隱患:首先一點,想后續升級必然受制于人,零配件供應容易被人卡脖子;還有一點,就是FA-50的實戰性能很一般。
近年來我們中國軍工近年來的突破有目共睹,巴基斯坦已裝備殲-10CE并給予高度評價,梟龍Block3在多次演習中表現優異,我們中國戰機還有完備的售后保障體系,更關鍵的是,中國裝備不受第三方政治因素影響。看看土耳其因購買S-400被踢出F-35項目的前車之鑒,我們中國戰機的優勢被嚴重低估,埃及的選擇確實令人費解。
我認為,埃及這次"舍優求劣"的選擇,表面看是筆劃算買賣,實則可能埋下隱患。在現代戰爭中,戰機不僅要看紙面數據,更要看體系支持和實戰能力。埃及未來很可能會面臨"買得起用不起"的尷尬局面,主要原因是,FA-50戰機難以勝任埃及空軍的作戰需求,當某天埃及飛行員駕駛FA-50面對鄰國更先進的戰機時,不知道會不會后悔今天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