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盈???????????????????
昨天,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產業論壇——“中國電影市場的天花板有多高?”和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會上各位嘉賓探討了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如何才能讓觀眾回到電影院?”
當下這個時代是個倍速時代,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都很快,就像摩登時代里的卓別林一樣,在流水線上飛快地運轉著,每個人的時間都被網絡媒體分割成碎片。在碎片化的休息時間里,人們可以宅在家里,選擇多種即時性的娛樂方式,短視頻、短劇、游戲……相比之下,主動走出家門,去電影院里沉浸地看一場電影,是一種在時間和精力上更加奢侈的付出。
觀眾觀影熱情的下降,導致整個世界的電影市場票房都在縮水,但《哪吒2》的橫空出世,不僅打破了中國電影的票房紀錄,更是成功打進了海外市場,成為近20年華語電影海外發行票房最高的電影,讓電影人又重新看到了觀眾的熱情和中國電影市場的新希望。著名導演黃建新在論壇上發出呼吁:“我們需要高質量的電影,也需要高質量的電影院,來讓一代又一代觀眾養成觀影習慣。”
倍速時代下,觀眾流失嚴重
在倍速時代下,觀眾習慣于用倍速觀看視頻,對于內容的耐心越來越少,快餐式的娛樂消費取代了深度的內容消費。去年中國微短劇的市場規模首次超過了中國電影市場規模,觀眾的注意力正在被新的媒介奪走。中國電影市場的觀眾流失嚴重,而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中國,也同樣發生在海外市場。
為什么全世界的觀眾都減少了去電影院的興趣呢?論壇的嘉賓們從四個層面回答了這個問題。
第一是因為觀眾收入降低,而電影票價格上漲。英國CineAsia Trinity公司聯合創始人塞德里克·貝雷爾在論壇上表示:“我們觀察到疫情后的票房仍比2019年低了大約25%,這在全球范圍內都是如此。盡管2022年和2023年有一定恢復,但之后整體票房趨于平穩,2023年和2024年的表現基本持平。這也帶來了挑戰:我們該如何吸引觀眾重新回到電影院?尤其是在歐洲各國生活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減少。與此同時,電影票價也在上漲。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觀眾走進影院的意愿。”
第二是因為觀眾時間碎片化,難以抽出整塊時間看電影。黃建新在論壇上表示:“時間對現代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來,我們的時間被越來越多的資訊系統肢解成了碎片,很多“5分鐘看電影”沖擊了傳統電影的魅力;二來,很多人在大城市看一場電影,來回要花4個小時,付出的時間很長,所以除非有影響力特別大的電影,他才會很想去看;三來,人們的時間不夠用,但對敘事體情感表達的訴求一直存在,所以轉向了幾分鐘一集的短劇來滿足情感需求。”
同時演員顏丙燕也指出:“一部分年輕演員的表演高度完成化,哭就是哭,笑就是笑,表演不夠生動,無法打動觀眾,所以觀眾就選擇倍速觀看劇情,只要看故事結果就可以了。”這種程式化的表演,削弱了電影的魅力,也讓觀眾更加沒有耐心去電影院看電影,只想倍速隨便刷刷。而一個好的演員能提供打動人心的瞬間,觀眾在那些瞬間里能獲得深度的情感共鳴,自然也會舍不得倍速觀看。
第三是因為游戲等媒介在爭奪觀眾注意力,男性觀眾的比例在下降。黃建新表示:“我看到北影節的一組統計數據,今年報名參加北影節的女性占7成,男性只占到3成,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全世界各個電影節都是以男性為主。之所以會發生這種變化,是因為男性在農耕文明和工業革命時都是生產力的主體,強壯和侵略性是性別特征。到了信息革命之后才有所改變,但男性始終保有這個基因,所以網絡游戲的出現對男性是致命誘惑,導致電影的男性觀眾減少。”
第四是短劇的大量沖擊,導致電影市場被部分替代。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表示:“微短劇迎合當下老百姓的情緒點,它是當下表達,而電影和長劇都是兩年后的表達。按照二八法則,老百姓需要的80%都是陪伴式、快餐式的商業片,每天都需要這個東西,如果我們在供給側無法給到觀眾好的東西,80%的電影可能就會被其他藝術門類取代。”
市場上很多爛片也許會被短劇取代,但20%的優秀電影依然有著不可被短劇取代的地位。黃建新表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短劇給人們帶來一種即時的情緒陪伴。而電影則可以給人們提供獨特的情感價值,可以滿足人們在想象和情感層面更高一級的追求。”
《哪吒2》為何能逆勢成為票房天花板?
去年電影市場的冷清,讓很多電影人都失去了信心。2024年全年票房425億,較2023年縮水了124億,觀影人次也大幅下降,甚至全年破5億的電影都不到20部。很多人都開始擔心中國電影市場還能出現爆款的高票房電影嗎?
而今年《哪吒2》的出現給所有電影人打了一針強心劑,150億的票房沖破了中國電影的天花板,3.2億人次的觀影量重新將觀眾拉回了電影院,也挽救了很多生存艱難的電影院。《哪吒2》不只在中國市場表現強勢,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同樣優秀。在18個國家和地區上映后,北美票房破2000萬,海外票房總計超6100萬美元,取得了近20年華語電影海外發行的最好成績。
華人文化集團公司副總裁、華人影業總裁、東方夢工廠總裁應旭珺表示:“《哪吒2》在北美和澳新不管是排片的數量,還有電影票房都刷新了近二十年來華語電影在當地市場的紀錄,比如我們在美國排片排到了1000間影院,澳新我們排到了162間影院,而這僅僅是第一輪華語版本加英語字幕的放映,我們現在還在準備一個英語的配音版,今年將會進行二輪的院線上映。”
那么從電影人的角度來看,《哪吒2》為何能在冷清的市場中一飛沖天,走向世界呢?
第一是因為哪吒的內核具有世界性。應旭珺表示:“《哪吒2》是中國故事+世界表達,用普世價值觀來引發全世界的觀眾共鳴,動作喜劇+特效大片的類型定位能夠吸引多元化受眾,同時它作為一個動畫電影又是工業化技術的視覺盛宴。”
黃建新則表示:“餃子導演利用了一個全人類共情的哪吒成長的故事,來表達‘叛逆中的正義、叛逆中的追求、叛逆中的理想’,構建了一部世界性電影。我們應該賦予電影的內容和載體更多的世界性。”
第二是因為哪吒的受眾從海外華人擴大到了多元化的群體。應旭珺表示:“據華人影業積累的經驗,一般華語電影在海外市場90%-95%是華語觀眾,5%-10%是非華語觀眾;工業化電影,比如《流浪地球》,華語觀眾和非華語觀眾的比例達到20%:80%。而這次《哪吒2》的華語觀眾和非華語觀眾有一個顯著的變化,華語觀眾達到70%,非華語觀眾升到了30%。第一波觀眾是華語觀眾比如海外留學生、華人和華裔移民,第二波是這些華語觀眾帶著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朋友一起去看。”
貝雷爾也表示:“影片的熱度自然受到中國票房的強力推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外喜愛中國文化或講中文的觀眾的支持。與此同時,它也吸引了來自不同圈層的觀眾,特別是在《哪吒2》上映的時期,有大量年輕的動畫迷、游戲玩家以及漫畫愛好者參與其中。這使得影片能夠輕松跨越不同的受眾界限,向他們展示一些他們原本不熟悉、卻新穎獨特的內容,這種新鮮感恰恰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哪吒2》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一大步,在票房上位列全球電影票房榜第五,也在口碑上打破了文化的邊界,讓更多的外國人與這個中國故事同頻共振。《哪吒2》的成功證明了電影不死、電影永存、電影精神永存,也證明了中國創作者的想象力、表達力和故事的普遍性可以達到全世界最高的位置。
而黃建新也指出:“中國電影票房‘天花板’不能替代‘總量’的概念,盡管中國電影市場每年的票房總量會面臨一些上下波動,但還是維持在一定水平線上的,即便其他單片票房暫未觸及‘天花板’的數字。中國電影人要有信心,我們還會向上攀登,如果暑期檔表現不錯,我覺得票房總量會超過去年。”
如何讓觀眾重回電影院?
《哪吒2》爆火之后,如今已經過去了兩個月,電影市場依然還處于這部爆款影片的余溫中,再沒有出現另一部票房能打、備受關注的電影。清明檔的電影也集體啞火,最高票房的《向陽花》目前也才接近2億元。
這種現象,足以說明一部爆款電影不足以真正地救市,電影市場需要更豐富的供給,才能始終保持活力。那么對于電影人來說,如何才能讓觀眾重新回到電影院呢?
第一,電影市場需要大片,大片能夠有效地把觀眾帶回電影院。貝雷爾表示:“我們必須聚焦于提供大銀幕帶來的沉浸式體驗。這些大片所帶來的觀影體驗,是家庭和小屏幕無法替代的。同時,我們也要與影院緊密合作,要把影片的上映打造成一場盛事。提升觀影體驗和降低票價,是吸引觀眾重返影院的關鍵。目前歐洲各地的影院正在不斷升級改造,不只是換上更大的銀幕,更多的是通過優化餐飲服務和整體體驗,帶來一種‘輕奢感’。這樣的做法能有效吸引觀眾回流。”
第二,電影市場需要低成本電影來沖量,吸引多元化觀眾。低成本有品質的電影,不必追求高票房,而只需要吸引到屬于自己的那一批受眾,就能實現盈利,也能進一步促進電影市場的良性循環,讓更多元化的觀眾回流影院。黃建新指出:“AI會帶來電影成本的巨大降低,使年輕人獲得更多拍片機會。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電影項目的成本投入很低,年輕導演可能會因為資金有限,無法實現獨特創作想法。而AI的誕生至少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實現獨特的想法。”這也許會催生出新的市場模式。
第三,電影創作者在開發階段要慢下來,把故事打磨好再上映。IMAXChina首席執行官孟丹青表示:“對于電影產業來說故事是核心,營銷和銀幕再好也掩蓋不了一個糟糕的故事。之前太多導演、編劇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開發一個好的故事,前幾年感覺整個市場都很著急,一定要趕快上,最近感到行業開始慢下來,大家都意識到故事好,回報率才能跟得上。”
第四,高質量的電影院能用獨特的視聽體驗吸引觀眾。黃建新表示:“高質量的電影院能夠提供一種好的場域,和在家看電影不同,所有的生命氣息、情感氣息都會在電影院里飄蕩,會讓觀眾獲得特別好的感受。所以高質量的電影院特別重要,它的技術要保證我們能獲得沉浸式體驗。IMAX技術是保證觀眾進入幻覺的最好方式。”
貝雷爾也用一組數據證明了這點:“《哪吒2》有30%的觀眾選擇了高端格式觀影。在德國,這個比例是20%;在英國則高達33%。這其實是非常高的數字。在英國,幾乎有三分之一的觀眾,大約20萬人是在IMAX影廳觀看這部電影的。”顯然,震撼的大銀幕體驗能有效吸引海外觀眾觀看中國電影。
觀眾對電影的注意力也許會被其他媒介爭奪,但觀眾對于電影的熱情其實并沒有減少,只差一部好電影去點燃觀眾的熱情,電影市場就能再創奇跡。
而電影人們,除了抬頭仰望天花板以外,也要低頭踏實走路,才能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地磨出好故事。而我們也要懷著對內容的敬畏,相信好故事永遠不缺觀眾。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