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星期六,我要從耶路撒冷去60公里之外的特拉維夫,但所有公共交通都停了。
原來,那天恰逢猶太教的安息日(Shabbat),在以色列,安息日從周五日落開始,到周六日落結束,是宗教休息日。根據猶太教傳統,這一天禁止工作,因此,以色列的公交系統停運。
酒店前臺的猶太人告訴我,有兩個選擇,要么打車去,司機多為阿拉伯人,他們不過安息日,費用大約400謝特爾,折合800人民幣,14人民幣/公里,太貴了!要么等到晚上6點之后,坐火車去。
反正我也不急,于是我選擇坐火車。
閑著沒事,我出門City Walk,馬路上空蕩蕩,幾乎所有的店面都關了,但也有例外,比如中國人開的Asia Store,依然開門營業,與此同時,隔壁猶太人開的貨幣兌換店,卻大門緊閉,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看到遠處有一輛車,外形像BYD,走近一看,果然是,于是掏出手機拍了一張照片。
就在我把手機放回口袋的時候,耳邊傳來一個老男人的聲音,轉頭一看,是一個猶太人。他頭上戴著黑色基帕帽(Kippah),與白色不同,黑色代表更加正統,通常與正統派猶太教徒(Orthodox Jews)尤其是哈雷迪派(Haredi,極端正統派)聯系在一起。
他用英語問我:你是中國人?
我點點頭說:yes。
接著,他用一種討好的口氣說:我的車就是中國制造,非常好,省電、省心。
我隱約感覺到,他有什么事情有求于我,于是直截了當問他:我能幫你什么?
他掏出一把車鑰匙,有點難為情地說:你能不能幫我把車發動起來?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今天是安息日,他不能發動他的電動車。于是,我就替他做了一件他不能做的事。
那么問題來了,車還是他自己開,難道,就不犯忌嗎?當然,我沒有直接問他,他說了聲謝謝之后,與我道別。
因為安息日,附近唯一開放的餐廳就是麥當勞,我別無選擇,千里迢迢來到以色列,居然只能吃美式快餐。
安息日的麥當勞,也有奇葩之處,可以總結為4點。
首先,店員多為穆斯林,女生多戴著黑頭巾,應該與安息日有關,猶太人都不工作。
其次,以色列的物價已經和美國同步,一個普通的Big Mac套餐,85人民幣。
再次,如果要用衛生間,必須向店員申請一枚硬幣,投幣使用,沒想到財大氣粗的以色列,也如此摳門。
最后,就在我點餐的時候,兩個荷槍實彈的男人開門而入,店里的顧客都非常淡定,視若無睹。這就是以色列,人們已經習慣了緊張的氣氛。
以色列長期面臨復雜的地緣政治局勢,因此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政策,實行強制征兵制度,幾乎所有18歲以上的公民都需要服兵役(男性約32個月,女性約24個月)。服役結束后,許多人會成為預備役軍人,隨時可能被召回。因此,一些人會在退役后保留武器,因為他們需要隨時待命。
只有來到以色列,才能深刻體會,什么是「枕戈待旦」。
回酒店后,我把“替猶太人發動汽車的故事”告訴阿拉伯員工,他們會心一笑,對我說,這種事情他們干多了,經常在安息日,幫猶太人做一些猶太人不能做的事情,最常見的就是打開各種電器。
看到這里,沒來過以色列的人,也許會好奇,出租車司機是阿拉伯人,麥當勞里有阿拉伯店員,酒店也有阿拉伯員工,以色列怎么會有這么多阿拉伯人?
其實,以色列不僅有阿拉伯人,而且比例還不小。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猶太人占總人口比例為82%,阿拉伯人為13%。到2023年,猶太人口占比降為74%。阿拉伯人口比例,上升到22%,而且還在持續上升。論造人能力,阿族還是比猶太人強,不服不行!
除了猶太人與阿拉伯人,酒店里還有另外一個幫派——俄羅斯人,關于這三個族群的現狀,以后會專門寫一篇文章,這里就先打住。
因為時間富裕,我打算提前出門,步行前往耶路撒冷的中央車站,此時的馬路,依然空蕩蕩,所有商店大門緊閉。
就在這時候,一個華人模樣的年輕人騎著電動滑板車,與我擦肩而過,確認過眼神,的確是自己人,我到以色列已經4天,第一次遇到華人,心情有點激動。
原來,他是來以色列工作的廚師,據他說,如今在以色列的華人,幾乎都是工作簽,像我這樣單純來旅行的中國人寥寥無幾。
他說以色列現在缺工嚴重,尤其是有技能的工種,比如廚師,非常吃香,月工資3萬人民幣左右,比本地的普通人還高。但中國人來以色列,程序非常麻煩,當初他辦手續就花了十幾萬,但對他來說,還算值得。以色列工作壓力小,休息時間多,賺錢也不少,是年輕人打拼的好地方。
據他說,耶路撒冷不僅是猶太教圣地,也是伊斯蘭教圣地,還比較安全。反而第一大城市特拉維夫,經常有空襲警報。
他還說,其實在安息日,還有一種交通方式,那就是Sherut(阿拉伯人經營的黃色小巴),它既沒有時刻表,也沒有站牌,看上去不太正規,可是,如果你在安息日找不到車子,Sherut就是你的救命稻草。
后來,我就坐阿拉伯人的Sherut去特拉維夫,不僅比坐火車便宜,還更省時間。
如今回想起來,酒店前臺的猶太人,不可能不知道Sherut,但她卻不告訴我。唯一的理由就是,她不想讓不過安息日的阿拉伯人增加生意。
那么,到底什么是「安息日」呢?
猶太教的安息日(Shabbat),有一系列嚴格的宗教律法,這些律法主要基于《托拉》和《塔木德》中關于“不可做工”的誡命。傳統上,安息日的忌諱源于39種被禁止的基本“工作”,這些工作主要涉及建造會幕(Mishkan)的活動。
在以色列提姆納河谷公園中的會幕模型
猶太教的圣所,主要分為會幕(Mishkan)和圣殿(Temple)。圣殿是在城市里的固定建筑,而會幕是在野外的可移動臨時建筑。簡單地說,會幕就是可移動的臨時圣殿。
為啥安息日與「會幕」有關呢?
按照猶太人的說法,安息日是神在創造世界后第七天的休息日。安息日是“時間的圣所”,會幕是“空間的圣所”,兩者共同指向與神同在的圣潔。安息日通過停止創造活動,會幕通過神圣空間,分別從時間和空間上體現神的主權。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拗口?我也很難理解,看看就好。
以下是一些猶太安息日主要的忌諱和相關活動:
禁止生火、點燈或開啟電器,因此,許多家庭在安息日前準備好食物,保持溫熱(如用保溫器),并使用定時器控制燈光。此外,還禁止寫字、畫畫、耕種、收割,不能洗衣、熨燙或打掃房間,等等。
禁止使用手機、電腦、電視等,因為這也涉及點火或電路運行。開車也被視為點火的一種形式,因此在安息日不允許駕駛。
禁止購物、支付賬單或進行任何商業活動,也不能討論財務。
那么問題來了,古代沒有電器,為什么現在的猶太人在安息日要避免使用電器呢?
猶太教,既有靈活的一面,也有死板的一面。說他靈活,是懂得與時俱進,不斷增加新教條。說他死板,是因為,一旦制訂了新教條,就很難改變。
到了現代,隨著電器的出現,猶太教的拉比(Rabbi)們對安息日規則進行了詮釋和擴展。他們認為使用電器(如開燈、開電視、用手機)可能涉及“點火”,因為電與火有相似性,因此被禁止。這并不是因為古代有電器,而是現代技術被納入古代律法的框架中。
但遇到不得不變的時候,猶太人又展現出靈活的一面。比如電動車,如果是非猶太人啟動,那猶太人就可以開?!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相比猶太人,中東的另一個族群,教條更是登峰造極。去以色列之前,我在埃及,剛好經歷了「齋月」,整個月的白天,都要禁食13個小時,不吃東西不喝水,據說還有利于身體健康。怎么說呢?我表示尊重。
這兩個「一神教」,都屬于亞伯拉罕教派,忌諱都不少,教規也很多。這些忌諱和規教規,經過幾千年的反復操練,已經入腦入戶入心,徹底把大腦格式化。格式不同的大腦,矛盾和斗爭,延綿數千年,至今依然戰火不斷,這就是中東的現狀。
下面我寫了一段總結,后來想想還是刪掉,很多事情,一言難盡,各位看官自有論斷。
今天就寫到這里,各位晚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