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本文整合自查理·芒格過往公開講話及書籍內容。 責 編 | 柒 排版 | 二月 第 8910 篇深度好文:5795 字 | 18 分鐘閱讀
《多元決策思維》專欄
筆記君說:
這兩天,特朗普頻繁加碼關稅政策,這般反復無常的操作引發各界熱議,有人揣測這是早有預謀的戰略布局,也有人認為是黔驢技窮的無奈之舉。
其實,早在 15 年前,查理?芒格就已透過表象,精準看透特朗普。
2010 年,芒格在《財富》雜志訪談中直言:特朗普靠夸大與浮夸掩蓋內心不安,所謂 “商業天才” 多是建立在犧牲他人利益之上,本質是自我營銷而非價值創造。
作為多元模型思維的倡導者和踐行者,芒格不僅能洞悉人物本質,在協助巴菲特進行投資決策時,更是憑借獨特的思維模型,提出眾多極具價值的建議。
在當下市場動蕩不安的環境里,企業家與管理者如何做出正確決策成為關鍵。
為此,筆記俠梳理了芒格過往演講與《窮查理寶典》精華,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一、用好逆向思維,決策更有效
1.如果你把我們15個最好的決策剔除,我們的業績將會非常平庸。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動,而是大量的耐心。
2.把問題徹底想明白,問題就解決了一半。你已經說了,這是個矛盾:好機會,剛開始進場的時候,潛力十足;好機會,做過了頭,危機四伏。
3.對于復雜的適應系統以及人類的大腦而言,如果采用逆向思考,問題往往會變得更容易解決。
讓我現在就來使用一點逆向思考。什么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失敗?我們應該避免什么?
例如,懶惰和言而無信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失敗。如果你們言而無信,就算有再多的優點,也無法避免悲慘的下場。所以你們應該養成言出必行的習慣,懶惰和言而無信是顯然要避免的。
4.遇到難題時,正確的說服技巧是本杰明·富蘭克林指出的那種,他說:“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5.人們還需要養成核對檢查清單的習慣。
核對檢查清單能避免很多錯誤,不僅僅對飛行員來說是如此。你們不應該光是掌握廣泛的基礎知識,而是應該把它們在頭腦中列成一張清單,然后再加以使用。沒有其他方法能取得相同的效果。
6.我們偏向于把大量的錢,投放在我們不用再另外做決策的地方。
如果你因為一樣東西的價值被低估而購買了它,那么當它的價格上漲到你預期的水平時,你就必須考慮把它賣掉。
但是,如果你能購買幾個偉大的公司,那么你就可以安坐下來了,那很好。
7.我們從來不去試圖成為非常聰明的人,而是持續地試圖別變成蠢貨。
8.平均的結果必定是中等的結果。正如我常常說的,生活的鐵律就是:20%的人能夠取得比其他80%的人優秀的成績。
9.隨大流只會讓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獲得中等業績)。
10.凡事往簡單處想,往認真處執行。
11.我非常幸運,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是黃金法則。你們要學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我們能成功,不是因為我們善于解決難題,而是因為我們善于遠離難題。我們只是找簡單的事做。
二、總是抱有不切實際的預期,
注定一生痛苦
1.卓越的人很少,有機會追隨他們,和他們走到一起,或許值得付出溢價,將來可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2.把問題徹底想明白,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3.如果你們學會了我的方法,你們也能成功。我能成功,是因為我年輕的時候,掌握了幾個思維方法,后來在一生中反復使用。
首先,我走大道,因為大道人少。走大道,才是有大智慧。
我還追求理性。一方面是遺傳基因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家庭環境的熏陶,我從小就養成了追求理性的習慣,這個好習慣讓我受益終身。這是巨大的優勢。在政治和商業中,愚蠢的行為數不勝數。
4.人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我們應該多學習各學科的主要知識,而不是和細枝末節糾纏不清。我特別注重汲取各學科的主要知識,這樣才不至于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把各學科的主要知識融會貫通,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
5.我這一輩子都在和古人對話。先賢圣哲的智慧是很多當代人無法企及的。你想見他們很簡單,用不著舟車勞頓,只要翻開一本書,他們就會來到你身邊。我建議大家和先賢圣哲交朋友。
6.學習模型思維沒有捷徑可走。一方面,我們必須把大量的模型儲存在頭腦中;另一方面,我們要能夠得心應手地使用各個模型。學習模型這種思維方式,沒有捷徑可走。也許有,但我是不知道。我的做法就是兩個字“ 堅持”。
7.別人問我怎么才能幸福?我總是回答說,降低你的預期,也就是讓你的預期更符合現實。
8.我覺得在面對難題的時候,列一張清單非常有用。在單子上一列,所有問題一目了然,能把問題考慮得更周全,不會有什么遺漏。
9.在生活中,很多人抱殘守缺,他們滿腦子的舊思想,新思想根本進不去。有句德國諺語說得好:“我們總是老得太快,聰明得太遲。”所有人都有這個問題。
10.面對困難,很多人選擇逃避。我們選擇出兵,至少這種態度是積極的,愿意承受眼前的痛苦,換取長期的和平。很多人總是一味地逃避,不愿承受短期的痛苦。自找苦吃,主動吃眼前的苦,這才是正確的處世態度。投資是同樣的道理,以短期的痛苦換取長期的收益。
11.回憶過去,總是有些事可以做得更好。然而,誰都難免有錯過機會的時候。我始終認為,改變不了的事,就不要太糾結了。牢騷滿腹、怨天怨地是人生大忌。
12.充分認清客觀條件的限制,充分認識自身能力的限制,謹小慎微地在限制范圍內活動,這是賺錢的訣竅。這個訣竅,與其說是“ 謙卑”,不如說是“有克制的貪婪”。
13.托馬斯·卡萊爾有一句名言:“與其為朦朧的未來而煩惱憂慮,不如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這句話說得很對。大多數時候,我們應該把眼前的事做好,盡人事,聽天命。
14.如何成為有頭腦、生活幸福的人?堅持做有意義的事;堅持做有價值的人;堅持追求理智、正直、誠信。終有一天,一定能獲得成功。身教勝于言教。如果你取得了成功,別人會更愿意向你學習。如果你堅持走正路,你更容易獲得成功。你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你需要做的只是堅持下去。
15.從長期來看,能夠延遲滿足的人,活得會更好。有的人從小就管不住自己,長大以后更是胡亂花錢,買勞力士、百達翡麗等華而不實的東西。一個成年人應該勤儉節約,應該延遲滿足,不應該隨意揮霍。
延遲滿足這個品質基本上是天生的,這個結論已經在心理學研究中得到了證實。如果你有些延遲滿足的天分,而且你能培養這個天分,你已經走在了通往成功和幸福的路上。
16.想要什么,就立刻要得到,這樣的人不但一事無成,還可能墜入深淵。
三、人們計算得太多,思考得太少
1.大多數人都只養成一個學科——比如說經濟學——的思維模型,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你知道諺語是怎么說的:“在手里拿著鐵錘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這是一種處理問題的笨方法。
2.得到系統的常識,是一種威力巨大的工具。電腦帶來的危險非常多,人們計算得太多,思考得太少。
3.我可不希望你們誤以為,我們擁有任何可以使你們不犯很多錯誤的學習和行事方式。
我只是說,你們可以通過學習,比其他人少犯一些錯誤——也能夠在犯了錯誤之后,更快地糾正錯誤。但既要過上富足的生活,又不犯很多錯誤,是不可能的。
4.當你不了解,也沒有相關的才能時,不要害怕說出來。有些人總是很自信地回答他們其實不了解的問題,我不喜歡跟他們在一起。
5.優秀的文學作品需要讀者略加思考才能理解。如果你動腦筋才懂得某個道理,你就會更好地記住它。
6.所謂常識,是平常人沒有的常識。我們在說某個人有常識的時候,我們其實是說,他具備平常人沒有的常識。
人們都以為具備常識很簡單,其實很難。
7.如果你把自己訓練得更加客觀,擁有更多學科的知識,那么你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就能夠比那些比你聰明得多的人更厲害,我覺得這很有意思。
再說了,你還能賺到很多錢,我本人就是個活生生的證據。
8.你必須擁有許多跨學科的模型。你們也許會說:“天吶,這太難做到啦!”
但幸運的是,這沒有那么難——因為掌握八九十個模型差不多能讓你成為擁有普世智慧的人。而在這八九十個模型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幾個。
9.心理學的基礎部分——我稱之為誤判心理學——是極其重要的知識,它包括了大約20個小原則。
10.學科的種類并不多,真正有用的思想也不多。把他們統統弄清楚,會給你帶來很多樂趣。
此外,如果你通過親自摸索去把他們搞清楚,而不是通過別人的轉述死記硬背,你對那些思想的掌握會比較牢固。
四、只有特別用功,
才能找到少數幾個機會
1.你是對是錯,并不取決于別人同意你還是反對你——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2.教授說什么,就是什么,這誰都做得到。關鍵在于,你要分辨,教授講的東西,哪些對,哪些錯,這才是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人。
3.我們不把自己裝成無所不知。
我們始終很清楚,只有特別用功,我們才能準確找到少數幾個機會。這少數幾個機會足夠了。
4.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重大的機會、屬于我的機會,只有少數幾個,當一個機會來臨時,我們撲過去把它抓住。想一想,你們的人生是不是這樣?
5.釣魚的第一條規則是,在有魚的地方釣魚。釣魚的第二條規則是,記住第一條規則。在競爭極其激烈的環境中,你再怎么努力都沒用。
6.始終留在這個游戲里,盯住了,在稀有的機會出現時,別讓它溜走,要知道每個普通人能分到的機會并不多。
7.你們必須弄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里,必須在自己的能力圈內競爭。
8.知道自己的能力圈邊界非常非常重要。連邊界在哪都不知道,怎么能算是能力圈?沒那個能力,卻以為自己有,肯定要犯大錯。
9.你得始終對比自己能做到什么、別人能做到什么,你需要始終堅定地保持理性,特別是別自己騙自己。
五、說真話,就不用記住你的謊言了
1.基本上,我們會選擇那些我們非常欽佩的人來管理我們的附屬公司。一般來說,我們跟他們很容易相處,因為我們喜愛和欽佩他們。
2.我覺得,別去騙人,還是像我們這么活著比較好。
彼得·考夫曼和我說過很多次:“如果騙子知道做老實人能賺多少錢,他們肯定都不當騙子了。”沃倫也講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他說:“走正道,路越走越寬。”此言不虛。
3.賺錢的秘訣是節約支出、生活簡樸。
沃倫和我,我們年輕沒錢的時候,我們都是省著花錢,把錢攢下來投資。堅持一輩子,最后很富足,這道理誰都能懂。
4.嫉妒,是一種愚蠢的罪行,因為它是僅有的一種,你不可能得到任何樂趣的罪行。
5.總的來說,嫉妒、怨憎、仇恨和自憐都是災難性的思想狀態。過度自憐可以讓人近乎偏執,偏執是最難逆轉的東西之一,你們不要陷入自憐的情緒中。
我有個朋友,他隨身攜帶一疊厚厚的卡片,每當有人說了自憐的話,他就會慢慢地、夸張地掏出那一疊卡片,將最上面那張交給說話的人。
卡片上寫著“你的故事讓我很感動,我從來沒有聽過有人像你這么倒霉。”
你們也許認為這是開玩笑,但我認為這是精神衛生。
每當你們發現自己產生了自憐的情緒,不管是什么原因,哪怕由于自己的孩子患上癌癥即將死去,你們也要想到,自憐是于事無補的。
這樣的時候,你們要送給自己一張我朋友的卡片。
六、每一天都比昨天更聰明一點
1.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是每天讀書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2.我認為生活就像比賽,也充滿了競爭,我們要讓那些最有能力和最愿意成為學習機器的人發揮最大的作用。
3.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過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里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4.西塞羅有句話很著名,他說,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發生過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會像一個無知的孩童。
5.我經常講一個有關馬克斯·普朗克的笑話。
普朗克獲得諾貝爾獎之后,到德國各地作演講,每次講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關于新的量子物理理論的。
時間一久,他的司機記住了講座的內容,司機說:“普朗克教授,我們老這樣也挺無聊的,不如這樣吧,到慕尼黑讓我來講,你戴著我的司機帽子坐在前排,你說呢?”普朗克說:“好啊。”
于是司機走上講臺,就量子物理發表了一通長篇大論。后來有個物理學教授站起來,提了一個非常難的問題。
演講者說:“哇,我真沒想到,我會在慕尼黑這么先進的城市遇到這么簡單的問題。我想請我的司機來回答。”
我講這個故事,并不是為了表揚主角很機敏。我認為這個世界的知識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朗克知識,它屬于那種真正懂的人,他們付出了努力,他們擁有那種能力。
另外一種是司機知識,他們掌握了鸚鵡學舌的技巧;他們可能有漂亮的頭發;他們的聲音通常很動聽;他們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實他們擁有的是偽裝成真實知識的司機知識。
6.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得比你從前更聰明一點。
認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務。慢慢地,你會有所進步,但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但你這樣能夠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慢慢向前挪一點。
到最后——如果你足夠長壽的話——像大多數人那樣,你將會得到你應得的東西。
7.你必須有濃厚的興趣去弄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你能夠長期保持這種心態,你關注現實的能力將會逐漸得到提高。
8.你若想在任何領域擁有競爭力,就必須熟練地掌握該領域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否喜歡這么做,這是人類大腦的深層結構決定的。
七、聰明,意味著不停地追問為什么
1.動物在適合生長的地方能夠繁衍,同樣的地,那些在商業世界中專注于某個領域——并且因為專注而變得非常優秀的人,往往能夠得到他們無法以其他方式獲得的良好經濟回報。
2.唯一的獲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并希望擁有一點洞察力。
3.成功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擁有良好的性格——大多數人總是按捺不住,或者總是擔心過度。
成功意味著你要非常有耐心,然而又能夠在你知道該采取行動時主動出擊。
4.通過廣泛的閱讀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終生自學者;培養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聰明一點點。
5.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地追問:“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6.年輕人在工作中應該追求什么?我有三個基本原則。
同時滿足這三個原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你應該努力去嘗試:
一、別兜售你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二、別為你不尊敬和欽佩的人工作。 三、只跟你喜歡的人同事。
對自己要嚴格要求,一生不斷提高修養,以克服人性本身的弱點。
7.生在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難題,非常棘手的難題。
我認為有四點有助于應付這些困難:一、期望別太高;二、擁有幽默感;三、讓自己置身于朋友和家人的愛之中;四、最重要的是,要適應生活的變化。如果世界沒有改變,我現在身上仍然會有12個缺陷。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好文閱讀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