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時間已過,特朗普“赦免”75個國家關稅制裁并提出條件后,卻沒有國家找美國簽署協議。美財長不得不感嘆,中國的影響力太強大了。特朗普想要簽什么協議?這些國家不行動是受到了中國影響嗎?
早在特朗普宣布“暫緩關稅”,并給出了90天期限10%的基準關稅等“優待”后,他還順勢想這些不報復國家提出了一個新的條件:必須90天內和美國達成更多的貿易協議,否則美國會對他們重新加稅。
然而時間僅過去8天,隨著中美關稅對抗的升級,以及股市崩盤、大規模美債拋售等惡劣影響,美國這邊也開始轉變口風了。據美媒4月16日消息,美財長貝森特在接受采訪時坦言表示,在90天內達成所有關稅協議是不可能的,雖然不報復國家會得到“獎勵”,尤其是率先和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會得到更多、更好的協議,但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采取行動。
貝森特強調,除了中國之外,美國還有14個貿易伙伴國,他們和美國都有巨大的貿易逆差,涉及的相關領域需要多輪談判接觸,90天的期限太短了,甚至無法制定一份完整的正式文件。
顯然,貝森特也清楚特朗普提出的條件有多苛刻,他試圖淡化協議內容只強調時間太短,不過業內人士都清楚事情的始末。那么問題來了:既然白宮電話曾被“打爆”,卻沒有一個國家主動妥協,這份協議的內容到底是什么?
據俄媒體援引《華爾街日報》消息稱,特朗普希望75國在90天內簽署的協議,核心內容是以降低對等關稅為條件,說服這些國家大幅度降低和中國的貿易合作,禁止或撤出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生產和貿易機構,并減少從中國進口廉價的工業品,進而有效阻止中國商品通過這些國家繼續對外出口。
從這里就能看出,特朗普打壓中國貿易出口和工業、制造業強國地位的野心從未停止。不論是搶奪巴拿馬運河港口,還是對中國商品加征離譜的天價關稅,以及脅迫這些國家上車,本質上都是為了從地緣政治和對外貿易上孤立中國,最終實現制造業和資本回流美國,實現他向選民承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
在特朗普宣布暫緩關稅之際,他的內閣班底也非常支持,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稱贊特朗普“此計甚妙”,局勢走向一定會朝著美國期望的方向發展;美財長貝森特也表示,接下來特朗普總統可以和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印度等西方陣營國家達成協議,給其他國家做出表率。
但現實狠狠給了特朗普和這些政客一巴掌,英澳日印等國家的確收到了特朗普的要求,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國家做出回應,原因也非常簡單,那就是美國政客們低估了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作為全球第一的制造業強國和工業大國,在全球貿易化和中國基于“一帶一路”等合作體系,已經實質性成為全球多領域產業鏈的源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無視中國的影響力和中國實現產業脫鉤。特朗普想要75個國家減少和中國的合作,就等于讓他們自斷經濟命脈,那么之后的虧損誰來承擔?特朗普對此只字不提,但可以肯定美國不會出這一筆錢,這不僅僅是數額龐大的問題,而是特朗普根本不會考慮這些國家的損失。
最重要的是,中美對待貿易合作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中國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為基礎,有錢大家一起賺;美國則堅持貿易保護主義,這些國家切斷和中國合作的下一步就是必須對美國本土投資,未來利益也將是美國拿大頭,這相當于讓75國將貿易自主權和主要盈利無條件送給美國,這誰能答應?誰敢答應?
哪怕是日本這個忠實狗腿,也無法接受特朗普的要求,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確表態,暫時不會對美國做出重大讓步,也不著急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連日本都不愿意,澳大利亞、印度以及一眾亞太國家更不可能答應了。
所以說,盡管特朗普給出了90天的期限,但僅僅8天過后美方就沉不住氣了,貝森特的表態就是最好的佐證。當然了,作為美國高層也不可能無辜唱衰自己,這番自嘲內容的背后,其實是美國給自己留的后路,提前把最壞結果拋出來,等到局勢壞到一定程度,美國就有了借口繼續延期或者變更其他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