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江蘇省委組織部發了個干部任職公示,說有兩個人要當副省級城市市委常委。
南京作為江蘇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這事兒可不簡單,市委領導班子估計要迎來大調整了。
之前南京的組織部長王華調到中國科學院去了,統戰部長的位子也一直空著,這下大家都在猜吳勇強和高顏,到底誰會去組織部,誰又會去統戰部呢?
現說吳勇強,其履歷堪稱南京區縣干部成長的“范本”。
他從1992年在雨花臺區紅花鎮工業公司起步,扎根基層十余年,還干過鐵心橋鎮紀委書記這種“硬骨頭”崗位。
2016年轉戰高淳當區長,他主推螃蟹產業鏈和國際慢城品牌,讓高淳走出文旅融合新路子。
2021年臨危受命當上浦口區委書記,面對前任落馬風波和新區擴容機遇,他推出“雙亮行動”,推動浦口集成電路產業營收三年突破百億。
兼任江北新區管委會主任期間,他抓住低空經濟風口,建成全省首個低空融合飛行基地,還搞了“百名干部破百題”行動,解決土地審批、項目融資等難題。
此外,他打造水墨大埝、湯泉溫泉民宿集群,讓浦口旅游收入翻番,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現任江北新區黨工委書記陸衛東,1968年出生,這個崗位是市委常委兼任的。
再說高顏,他1973年2月生人,江蘇睢寧人。他早年的事兒沒咋公開,不過從官方簡歷看,他是通過在職學習才拿到大學學歷和學士學位的,這說明他挺能堅持學習的。
1994年6月參加工作,雖說那時候的基層經歷沒咋說,但估計他一開始就在江蘇省內干地方黨政工作,這為他后來在組織人事系統里摸爬滾打打下了基礎。
高顏的職業生涯基本都在組織系統里,2024年10月開始,他還兼任江蘇省公務員局局長到現在。
咱再看看這兩個人的特點。吳勇強那可是基層經驗豐富得很,南京各區都待過,雨花臺區、鼓樓區、高淳區、浦口區都留下過他的腳印,尤其在浦口,干得風生水起,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搞得有聲有色。
高顏呢,是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對組織人事工作那叫一個熟,管理經驗也足得很。
吳勇強的優勢在于地方治理和經濟成就,這人挺適合干實務的活兒。
統戰部長這活兒,得協調好多資源,吳勇強在推動項目上挺有經驗,說不定能干得不錯。可別小瞧他,他在浦口推動的干部改革,那也是有模有樣,要是去組織部,說不定能把“一線戰場”的用人標準,像招商實效、改革攻堅這些,引入干部選拔里。
這和南京現在搞“低空經濟”“集成電路”這些產業攻堅,還挺契合的。不過,這種“跨界”風險也不小,得有上級強力支持才行。
高顏的優勢在組織人事管理上,作為省委組織部副部長,他直接管全省干部,對南京干部梯隊建設那可是了如指掌。
他主導的考核體系,直接關系區縣班子的績效,和現任南京市委書記、副書記的工作也能無縫銜接。要是去組織部,能很快填補王華調走后的空缺,保證干部政策的連貫性。
但如果要優先考慮“搞好黨外干部團結工作”,高顏也有可能去統戰部。他當公務員局長的經歷,對優化黨外干部選拔機制肯定有幫助,但他沒怎么和商界、宗教團體打過交道,可能得靠副手幫忙補補短板。
當然了,也有可能南京市委班子調整不止這兩個人。省里要是再空降一個市委常委,那吳勇強和高顏說不定就得去干別的活兒了。
說到底,干部提拔,年齡也是個關鍵因素。吳勇強1968年生,快到副部級的年齡門檻了,可能會先安排到關鍵崗位;高顏1973年生,還年輕,晉升空間大得很。
這場人事布局,說白了,既是吳勇強和高顏個人履歷的“對沖”,也是南京發展路徑的抉擇。
反正,在副省級城市的牌桌上,答案還沒揭曉呢,咱就靜候官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