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茍延殘喘的南京政府拒絕簽署《國內和平協定(最后修正案)》,背離人民卻仍然垂死掙扎,他們叫囂的和平只不過就是個騙局。
和談徹底破裂,一定要除惡務盡,消滅反動派。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這是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在遼沈、淮海、平津戰役后親自簽發的命令!
事實上,在正式的命令下發之前,4月20日夜晚,渡江戰役就打響了。第二第三野戰軍按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分三路強渡長江。1949年4月20日,在渡江戰役打響的同時,華北軍區部隊對太原發起總攻。
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命令解放軍全體指戰員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
各野戰軍全體指揮員戰斗員同志們,南方各游擊區人民解放軍同志們:
由中國共產黨的代表團和南京國民黨政府的代表團經過長時間的談判所擬定的國內和平協定,已被南京國民黨政府所拒絕。南京國民黨政府的負責人員之所以拒絕這個國內和平協定,是因為他們仍然服從美國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匪首蔣介石的命令,企圖阻止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推進,阻止用和平方法解決國內問題。經過雙方代表團的談判所擬定的國內和平協定八條二十四款,表示了對于戰犯問題的寬大處理,對于國民黨軍隊的官兵和國民黨政府的工作人員的寬大處理,對于其他各項問題亦無不是從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出發作了適宜的解決。拒絕這個協定,就是表示國民黨反動派決心將他們發動的反革命戰爭打到底。拒絕這個協定,就是表示國民黨反動派在今年一月一日所提議的和平談判,不過是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向前推進,以便反動派獲得喘息時間,然后卷土重來,撲滅革命勢力。拒絕這個協定,就是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謂承認中共八個和平條件以為談判基礎是完全虛偽的。因為,既然承認懲辦戰爭罪犯,用民主原則改編一切國民黨反動軍隊,接收南京政府及其所屬各級政府的一切權力以及其他各項基礎條件,就沒有理由拒絕根據這些基礎條件所擬定的而且是極為寬大的各項具體辦法。
在此種情況下,我們命令你們:
(一)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
(二)奮勇前進,逮捕一切怙惡不悛的戰爭罪犯。不管他們逃至何處,均須緝拿歸案,依法懲辦。特別注意緝拿匪首蔣介石。
(三)向任何國民黨地方政府和地方軍事集團宣布國內和平協定的最后修正案。對于凡愿停止戰爭、用和平方法解決問題者,你們即可照此最后修正案的大意和他們簽訂地方性的協定。
(四)在人民解放軍包圍南京之后,如果南京李宗仁政府尚未逃散,并愿意于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我們愿意再一次給該政府以簽字的機會。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毛澤東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朱德
在1949年4月20日晚上20點,我軍突破了長江千里江面。我們的戰爭是人民戰爭,這次渡江戰役以沿江、湖區漁民的木帆船為主力,甚至在有的地方搭著人橋,再加上炮兵的掩護和工兵的支援,最終獲得了人民的勝利。蔣家王朝早就是千夫所指,群眾們積極響應我軍,涌現出了很多支前模范。沿江民眾提供船只糧草,并擔任船工的向導,僅僅安徽無為縣就動員了船只2000余條,船工1.4萬人。國統區經濟大崩潰,民怨沸騰,也加速了其軍事防線的瓦解。我軍以木帆船突破了現代化的防線,展現了戰術靈活性與軍民一心的威力!
其中,江陰要塞的國軍率領部下七千多名在戰場上起義控制江陰炮臺,致使國民黨的海軍無法進入這一段江域。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率25艘艦艇在南京江面起義,進一步削弱了國民黨軍的防線。地方勢力也是離心離德的,比如桂系的白崇禧也是消極對待,由此可見,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與地方派系矛盾很激化。我軍突破戰線之后就是快速的推進,4月23日,解放軍攻占了丹陽,常州,無錫。我們切斷了寧滬鐵路,當天解放了南京!第三野戰軍104師312團三營九連沖入總統府,青天白日旗落到地上,我們的紅旗升起來了!當紅旗插上了總統府,國民黨政權就一去不復返了??偨y府內遺留的日歷定格在1949年4月23日,成為國民黨統治終結的具體象征。
渡江戰役戰役歷時42天,我軍殲滅國民黨反動軍隊43萬余人。我們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還有華東大片區域,為后續進軍奠定了基礎。渡江戰役打破了國民黨劃江而治的幻想,他們的殘余勢力在后續追擊當中被迅速殲滅,加速了全國解放的進程。這也標志著國民黨統治的崩潰,帝國主義的勢力也必須退出中國大陸,為新中國成立掃清了障礙。全國進軍過程當中,多個地方都是通過起義實現了和平解放,比如長沙,新疆和云南,減少我軍戰爭負擔,加速了紅色政權過渡,這樣對人民更有利。渡江戰役為后續的國家統一和邊疆治理奠定了基礎,形成全國一盤棋的軍事政治格局。所以咱們要記住,渡江戰役不僅是解放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更是解放軍向全國進軍的起點。在這之后,各野戰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完成對國民黨殘余勢力的殲滅,至1950年基本實現大陸統一。渡江戰役也為新中國的成立與建設鋪平了道路。
這一次我軍的戰術也是創新的,我們是“寬正面,多梯隊”的強渡長江,分散敵軍火力,實現多點擊破;還有水路協同作戰,用炮兵壓制暗防攻勢,工兵快速架設浮橋,保障后續部隊渡江。另外還有敵后策應的工作,例如江南游擊隊破壞交通線,擾亂敵軍的部署。我們的直接戰果殲滅了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約43萬余人。解放了蘇南,皖南,浙江大部分,還有贛、閩、鄂部分地區。我們控制了寧滬杭核心的區域,切斷了國民黨經濟命脈。
渡江之后,我軍向全國進軍提速了!
渡江戰役后,各野戰軍展開戰略追擊:
第三野戰軍:5月解放上海,7月入閩,10月攻占廈門;
第四野戰軍:10月克廣州,1950年4月解放海南島,當時我們仍然是依靠群眾,租借小木船,小舢板,甚至木澡盆;
第二野戰軍:11月發起西南戰役,解放重慶、成都;
第一野戰軍:9月解放蘭州、銀川,10月進軍新疆。
渡江戰役也是向紅色政權更迭的里程碑。4月24日。就是南京解放的次日,新華社發表《慶祝南京解放》的社論。說,“國民黨反動統治從此滅亡”。國民黨政府殘余勢力南遷廣州,5月上海解放之后,殘余勢力又退守西南和臺灣。
那些小小的木帆船,戰勝了帝國主義支援的強大軍艦,印證了兵民是勝利之本的戰略思想。總統府青天白日旗落地不僅終結了國民黨22年的統治,更標志著中國近代史分裂局面的終結。這次戰役作為解放戰爭的關鍵轉折,直接推動了新中國的誕生,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法理基礎,在渡江的號角當中,新中國的紅日噴薄而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