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4月20日,“影像未來式”主題研討活動及水上紅毯活動在通州區舉行,為北京國際電影節增添了獨特的運河光影魅力。
嘉賓乘船抵達北京藝術中心濱河空間。唐建 攝
嘉賓游船探討通過電影創作傳播運河文化
傍晚時分,落日余暉映照在千荷瀉露橋上,運河岸邊草坪宛如無邊的柔軟綠毯,重瓣棣棠花繁似錦,一條紅毯沿著岸邊鋪展開來。
演員肖央,曾參與制作《流浪地球》《獨行月球》等多部影片的知名影視特效公司墨境天合創始人魏明,擔任《封神》三部曲、《黃金時代》等影視作品攝影指導的王昱,擔任《萬里歸途》《獨行月球》《我不是藥神》《唐人街探案》等影視作品美術指導的李淼,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影像總設計楊慶生等嘉賓款款走過紅毯,登上3艘裝飾精美的船只,前往北京藝術中心碼頭。
游船上,北京電影學院在校學生嘉賓——時代少年團成員丁程鑫、嚴浩翔,青年演員邱天作為電影行業青年力量的代表,同行業前輩面對面交談。
沿途船只駛過千荷瀉露橋、東關大橋、玉帶河大橋、鐵路橋、運通橋5座具有通州特色的大橋,沿線兩岸風光秀麗,夜色下的運河商務區燈光絢爛,古典與現代同輝,靜謐與繁華共融的副中心景色展示在電影人眼前。
運河微風中,嘉賓們圍繞如何通過電影創作傳播運河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以及結合電影產業發展探討通州文化產業的方向、文旅演出的趨勢和運河文旅項目的建議等話題展開了深入對話。
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舉行“水上紅毯”活動,嘉賓在通州大光樓碼頭走上沿岸鋪設的紅毯。唐建 攝
北京藝術中心濱河空間全新亮相
夜幕降臨,船只靠岸,嘉賓們抵達北京藝術中心濱河空間。長影樂團現場演奏世界經典電影音樂作品,表達對嘉賓的誠摯歡迎。
在“草坪音樂會”的尾聲,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周志軍發布了“面向未來影像的人才培養”宣言。通州區、北京電影學院及行業、企業代表共同簽署了圓桌備忘錄,通過凝聚各方共識、搭建產學研平臺,共同面向影像的未來發展,建立未來影像學學科體系,培養“藝工融合”的交叉學科人才,為中國未來影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此次儀式在全新亮相的北京藝術中心濱河空間舉行,空間以人文核心串聯劇院與運河水岸,通過流動的樂章、光影的韻律、大地的琴鍵、記憶的密碼四大藝術場景,打造集藝術、音樂、生態、娛樂于一體的體驗型藝術地標場所。
濱水空間內的碼頭鋪裝創新融入了《運河頌》音樂符號,以藝術化游魚造型勾勒運河千年流動圖景,夜幕下的燈光伴隨人潮流動進行律動變換,長達350米的動態光影藝術裝置猶如運河之水在月光下流淌。在中央廣場直徑200米的音階花園里,鋼琴鍵造型的路徑聯通劇院與運河兩端,市民可以在刻有《我愛你中國》曲譜的座椅上,沉浸式觀賞大運河音樂文化展示長廊,感知運河文化的悅動樂章。
提升后的濱河空間具備商業售賣、文化藝術、休閑娛樂和運動康體等綜合功能,為市民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濱水漫步空間。未來游客在這里可以體驗音樂教室、運河渡口、運河音樂咖啡館、草坪音樂小劇場、兒童活動場、濱河集市等文化活動,盡享運河水岸的詩意與雅趣。
“水上紅毯”活動當天,北京電影學院在通州區舉辦了“影像未來式”主題研討活動。專家學者與行業一線創作者們齊聚一堂,深入探討未來影像的發展方向。
本次活動由北京廣播電視臺、通州區委宣傳部、北京電影學院聯合主辦。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張牽 校對 賈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