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9日的乒乓球世界杯半決賽中,年僅19歲的林詩棟4:1擊敗老將梁靖崑,成功挺進決賽。
這場比賽打得干脆利落,也再次點燃了大家對這位“小將”的關注。
不過在關注他球技的同時,也有人問出了一個冷門但很現實的問題:
- 像林詩棟這樣的頂級運動員,每天吃什么?
是不是天天雞胸肉、蛋白粉?
他們的“營養秘密”究竟藏在哪?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豆腐、腐竹、豆干……這些我們老百姓餐桌上最熟悉的“家常味道”,其實也是很多運動員食譜里的“釘子戶”。
作為一個在廣東做了十年豆制品廠的老板,我最近越來越多接到“健身餐”“營養代餐”“運動訓練基地”的訂單,這背后,其實正說明了一個趨勢:
制品,正從“家常菜”向“功能營養食品”轉型。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站在一線豆制品加工廠的角度,聊一聊:
- 為什么越來越多運動員、健身人群選擇豆腐?
- 豆制品到底有沒有營養?真的適合訓練期吃嗎?
- 我們廠又是怎么從“賣菜市場”走向“賣健身餐”的?
一、你低估了豆腐的“戰斗力”了嗎?
過去我們講到補蛋白,第一反應是雞蛋、牛奶、肉類,但近幾年,專業運動營養師越來越推薦:植物蛋白+動物蛋白“雙通道”補充更穩、更輕負擔。
而豆制品正是植物蛋白中的優等生:
不僅如此,豆腐易消化、低脂肪、無膽固醇,對于控制體重、提升恢復效率、腸胃敏感的運動人群來說,簡直是“完美適配”。
像乒乓球、羽毛球這類項目,運動員對爆發力和身體輕盈度要求極高,飲食必須“補得快、吸收穩、不拖累”。
所以,豆腐、腐竹、豆干,才會越來越多出現在“訓練基地菜單”“營養餐食譜”“運動輕食套餐”里。
二、豆制品在運動圈,已經悄悄“上崗”了
不是開玩笑,我廠近兩年接到的這些訂單,證明了趨勢真的變了:
健身房定制輕食
- 小袋真空腐竹
- 配低脂沙拉、糙米飯,替代雞胸肉,成為“健身便當”常客
?♂? 私教營養套餐
- 豆干炒蘆筍、豆腐搭配蛋白粉
- 配合“低碳、高蛋白”訓練飲食策略使用
康復醫院與中老年健康餐
- 控血脂、降膽固醇人群推薦豆腐代替紅肉
- 增肌不增脂,適合術后恢復期食用
可以說,豆腐已經從“吃飽”轉向了“吃對”。
三、我們廠怎么做?三件事打開“新市場”
我們“鮮臨門”原本就是個地道的客家腐竹廠,過去就是做做農貿、超市、食堂供貨。但隨著健康飲食的熱度上來,我們做了三步轉型,打開了不一樣的客戶群:
? 第一步:改包裝
- 從大包裝轉為50g/100g真空小包裝
- 符合健身餐、外賣輕食使用標準
- 冷鏈運輸更方便,終端上架更靈活
? 第二步:講得清原料、講得出標準
- 全部使用非轉基因大豆,無添加漂白劑
- 產品有第三方營養成分檢測報告
- 可掃碼追溯,每一批都有原始記錄
? 第三步:開口講、拍視頻講,讓客戶看得懂、信得過
- 發公眾號、網易號、視頻號內容,科普豆制品怎么選、怎么吃
- 拍工廠日常、員工操作流程,讓客戶看得見良心和標準
結果呢?原來只做線下的我們,現在已經有不少健身品牌、健康餐客戶找上門。
四、寫在最后:你看到的是“腐竹”,客戶看到的是“健康信任”
我們做食品的,其實一直在做三件事:
- 做安全——讓人吃了不出問題
- 做穩定——每一批品質一致
- 做信任——客戶覺得你值這個價,愿意長期合作
而這三件事,在運動營養、健康輕食這個細分市場里,更重要、更講究。
豆腐,不只是便宜的配菜,它可以是健身達人補蛋白的主角;
腐竹,不只是下飯的鄉味,它可以是控脂人群的營養主糧。
如果你是做健身營養餐的,從事健康飲食、功能食品行業,歡迎留言交流;
如果你也是豆制品行業的同行,想一起把產品賣到新市場,也歡迎私信我;
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覺得“豆腐不簡單”,就請點贊+分享,幫助我們把“健康豆制品”的聲音傳出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