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地上,有一種奇怪的職場文化,叫競業協議。
什么叫競業協議?
就是一些掌握公司機密的員工跳槽,那么公司機密就被帶到競爭對手那邊去了,對老東家會產生極大的損害。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公司會和該員工簽署一份協議,要求員工跳槽后多少年內不得從事相關行業,或者不能加入同行業公司。
這就是競業協議。
一般來說,競業協議都是對于那些掌握高度機密,或者有競爭優勢的員工來說的。
但是,既然責任,就有對等的義務,所以簽了競業協議的員工也有相關補償。
要么在公司工作期間,除了工資以外,有額外的補助或者獎金一次彌補未來跳槽競業協議帶來的損失;
如果沒有類似的約定,就按照員工前12個月平均工資的30%來給,至少給2兩年。
好,從法律上看,是不是很公平正義?
非也,法律為了其完善性,總歸會在屁股后面拖一個尾巴,比如有關競業協議的條款里,還拖了一句“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哦吼,什么叫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圍繞這句話,中國的企業們可以玩出各種花來。
——今天看到一個最風騷的競業協議,一個月薪3500的保安跳槽,被公司以違反競業協議索賠20萬。
現在已經發展到連一個保安都要簽競業協議,并且還要賠償,難不成這家公司在中南海里面么?
競業協議這東西已經徹底被玩壞了,這倒是讓我想到一件事。
上次去協會,有個協會單位是做MCN的,做得很大,我就問他,你們公司一共有多少主播啊。
他說,上千個。
我去,這么多,那這些主播都給交社保么?
他的回答又一次震驚到我了,他說交。
就按最低工資算,加上社保,一個人頭公司起碼付出5000塊,上千個人一個月就是500萬支出,這也太夸張了。
而且現在經濟不好,大哥們打賞也不積極,真正賺錢的可能就是頭部的幾個,這么干能回本么?
他笑了笑說,光靠頂層的幾個怎么可能盈利,賺錢的主要手段是對賭協議和違約金。
去學校招那些長得還行,家庭背景不錯的學生,然后各種畫餅,對賭協議一簽,只要你在規定的時間里沒有完成kpi考核,或者想跳到別的平臺去,不好意思,巨額違約金等著你。
多少錢?
百萬起步。
要的就是你干不下去違約,然后上法律手段。
最后百萬肯定是要不到的,但是一個人頭三五十萬絕對可以搞到手,完全覆蓋了在這個人身上的投資。
看中的不是主播本人,而是主播他爹媽付的出這個違約金。
萬一出了鳳毛麟角幾個大主播,更好了,千萬級別的對賭協議等著你。
比如某楊哥旗下有個女主播,全平臺千萬級粉絲,就背了千萬級的違約金。
后來某楊哥被整了以后一蹶不振,該女主播也受牽連,因為違約金的事情,已經傳出抑郁癥了。
反正在資本眼里,你就是個賺錢工具,小卡拉米有小卡拉米的壓榨方法,大咖有大咖的壓榨方法,總之把你壓榨到最后一滴油,否則你別想從圍城里出來。
而這一切都要拜那幾個互聯網大廠所賜,當時它們進行惡性競爭的時候,徹底斷開人才供給,連根拔起,不給競爭對手留有后路。
一邊趁自己手頭資金充裕,拼命抬高應屆生的單價,年薪四五十萬比比皆是,這樣可以徹底把那些小廠擠死。
這套邏輯跟過去燒錢補貼市場,擠死同行以后壟斷市場一個調性。
然后進來統一簽競業協議,篩選后符合條件的留下,不符合條件的逼走,也不允許去同行那邊。
因為套了個高帽子,收入也不少,所以很多人都以為自己真的是什么重量級人物,再加上大廠的法務盛氣凌人,打官司費時費力費錢,很多人也就這么稀里糊涂地被坑了。
最重要的是,違約金基本上都是天價,而且當時簽合同的時候,你也是認可的,打工人還有一種理虧的心態在,的確也唬住不少人。
最后大廠們就得逞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只要一種東西,無限有益于某一方,那么它就會被迅速推廣,競業協議就是其中之一,最終居然用在物業公司對保安的頭上,實在是牛逼至極。
不過話又說回來,競業協議被濫用,是公司的錯嗎?
當然是的,資本家要榨干剩余價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讓這種丑惡現象長期存在,卻沒人監管,才是問題所在。
就跟公司違反勞動法一樣,大不了勞動仲裁輸了,把原本就該賠的錢賠了,沒有任何損失,這就變相鼓勵公司違法。
只是這樣的現象,多久才會得到糾正呢?
我是七叔,一個虧了錢,又爬起來的男人
這個人,有點風趣,也有點騷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