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是用來補覺的,而是用來續命的。”當代年輕人常被工作壓榨得只剩下一副軀殼,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卻陷入“報復性躺平”的怪圈----刷手機、點外賣、昏睡一整天,最后懊悔虛度時光。
其實,周末可以是一場微型人生重啟實驗:既能治愈疲憊,又能探索生活的無限可能。
下面,
請跟著石沖社區“合伙人”的腳步,
一起走進煙火人間的周六,
幫你把周末過成精彩的人生!
就業探索篇:
把技能變現,讓日子既有生活又有詩意和遠方
4月19日上午9時,石沖社區聯合社區“合伙人”蓬江區零工市場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口,共同舉辦“家門口”零工市場招聘會。活動現場設置崗位咨詢、政策解讀、就業指導等服務專區,共推出家政保潔、電商主播、工程師等910余個靈活就業崗位。讓企業代表與求職者面對面交流,詳細溝通工作內容與薪資待遇,現場103人達成就業意向,將自身的技能成功變現,讓自己的小日子既有生活又有詩意和遠方。此外,社區工作人員同步開展就業創業補貼、社保政策宣講,幫助居民算清“就業賬”“保障賬”,切實解決零工群體后顧之憂。
(石沖社區“家門口”零工市場招聘會現場)
技能提升篇:
讓攝影更有趣,將光圈里的影像變成回憶的精彩
4月19日上午10時,一堂“捕捉光影躍動,定格人生精彩”趣味攝影課堂在“蓬友+”環市街黨群服務站(迎賓大道站)順利開啟。在社區“合伙人”江門市貝佳智家服務有限公司和“韻染風華”突擊隊攝影師老師的指導下,15名攝影愛好者開啟攝影學習之旅。
學習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采風兩個環節。參與者各自分組,自由搭配,“模特”在現場盡情發揮創意,擺出造型;“攝影師”則迅速運用所學技巧進行拍攝。現場創意頻出、歡笑不斷,大家在游戲中深化了對攝影技巧的理解與運用,不僅讓居民掌握了運動攝影技能,更通過豐富的活動形式增進了鄰里交流,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亮色,充分展現了社區延時服務的多元價值與活力。
(石沖社區趣味攝影課堂現場)
社交破圈篇:
一個人≠孤獨,讓走訪慰問開啟社群互動的門窗
4月19日下午3時,由居民(黨員)志愿者、社區樓長、環市街雙百社工、“安伴-老有所樂”突擊隊組成的慰問小分隊針對社區10名老黨員開展了走訪,為他們送上學習讀物,認真聆聽他們的入黨初心與奮斗故事,并詳細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生活需求以及對社區治理的意見建議。走訪過程中,慰問小分隊開啟了社群互動,同步收集了老黨員對社區發展的建議,將“需求清單”轉化為“服務清單”,切實把黨組織的關懷落到實處。
(石沖社區慰問小分隊走訪老黨員)
才藝賦能篇:
向學習借能量,讓成長的煩惱變成生活的樂趣
4月19日下午4:30分,石沖社區攜手社區“合伙人”小天才棋類培訓有限公司在黨群服務中心3樓重磅推出“沖韻時光”成長系列課堂之“棋弈妙筆”少年營 ,探索“社區+教育”協同育人的全新模式。活動吸引了70余名青少年參加。
硬筆書法課堂上,專業老師詳細講解漢字的筆畫、結構及運筆技巧,孩子們沉浸于書寫世界,認真臨摹書寫,感受漢字之美,一撇一捺間,不僅提升了書法技藝,更培養了耐心與毅力。
圍棋課堂則通過趣味講解下棋禮儀、棋盤布局、行棋規則,引導青少年思考每一步棋的得失,拓寬思維廣度與深度,在對弈中學習策略與應變,鍛煉邏輯思維與專注力。
(石沖社區“沖韻時光”成長系列課堂)
據了解,為深化“兩社三中心”建設成果,有效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環市街道石沖社區積極探索推行社區“合伙人”共治模式,整合服務、活動、鄰里三大中心資源,攜手企業商家、熱心群眾、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推進“小公益+市場化”社區運營融合發展,利用周末和夜間時間開展多元惠民活動,切實將溫暖與便利送到居民身邊,推動社區社氣、社品再上新臺階。
一個人的周末,可以是充電站、游樂場,甚至是人生轉折點。與其在焦慮中內耗,不如和石沖社區的“合伙人”一起,把周末活成屬于自己的“小確幸”。
下個周末,悅見自己,我們約定您!!!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環市街道、蓬江區委社會工作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