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黎兜兜
來源 | 小北
ID | kuwoxiaobei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心錨”這一心理學概念?
這么說吧,船錨可以讓船在停泊岸邊時,穩住船身順利靠岸,而建立“心錨”可以讓對方忍不住想找你。
所謂“心錨”,是一種通過動作、語言、場景等特定刺激,觸發他人情緒或記憶的條件反射機制。
建立心錨需要一定技巧,但核心在于讓對方將某種積極情緒或需求與你產生關聯。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五種具體的做法,讓你輕松占據他的心。
01
植入“情緒高峰”的錨點
研究表明,人在快樂、感動、緊張等情緒強烈時,其記憶和當下某個特定事物的關聯會被強化。比如你和好友去火鍋店吃飯,她給你專門調了西芹番茄牛肉湯,你吃得很開心。下次你再經過這火鍋店,就會想起這個好友。
同理,如果你想強化某人對你的記憶,你可以在他大笑時,用輕拍肩膀或盯著他笑等獨特動作回應他;也可以在和他約會時,噴一些固定味道的香水作為錨點。
重復幾次后,對方會無意識地將這種情緒與你綁定,之后只需重復錨點,就能喚醒對方想聯系你的沖動。
02
制造“未完成感”
人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對于未完成的工作或任務,人們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已經完成的工作則容易被遺忘,這點在心理學的“蔡格尼克效應”有據可循。
因此可以說,人對未完成的事,記憶更深刻,會本能想填補空缺。
想讓對方主動跟你聯系,你可以制造“未完成感”,比如在聊天到高潮時主動結束:“突然有事,晚點再聊這個秘密”;邀約時留懸念:“下周帶你去個地方,你絕對猜不到”;這種未完待續的“斷點”,會讓他潛意識反復想起你,忍不住想找你完成“閉環”。
03
關聯他的日常需求
現在的網絡、科技、智能滿足了人的顯性需求,但人的焦慮和孤獨卻只增不減。
曾在報道中看到這樣的結論,現代人最想要的三種隱性需求是陪伴、認可和放松。你要了解對方的心理,通過滿足對方日常的隱性需求,讓他形成“找你”約等于“被滿足”的精神依賴。
如果他經常感到孤獨,那你就固定每晚睡前找他聊天,或者平時給他分享開心治愈的短視頻,讓他感覺到你的陪伴以及帶給他的愉悅感。
如果他缺乏自信,你可以不經意地夸他的優點,或在他展示成果時及時贊美。總之,要成為他生活中“特定情緒”的提供者,他會因需求慣性而主動找你。
04
創造“稀缺性”與隨機獎勵
人總容易忽略習以為常的事物,但對“稀缺性事物”會格外重視。所以不要讓對方抓準你的節奏,要學會創造“稀缺性”。
消息不必次次秒回,偶爾延遲回復,或突然分享一些和你本人有反差感的內容,保持70%的主動聯系和30%的“偶爾消失”,這種不確定性會激發他的探索欲,反而會更想靠近你。
人會對“不確定的獎勵”上癮,若要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種做法也叫“間歇性強化”。
當對方會不時想起你,主動聯系你,說明心錨已經被植入。這時你無需再刻意制造話題或其他,只需在他主動聯系你時,請他看電影或吃飯之類的,用這種隨機獎勵引導他之后繼續找你。
05
綁定回憶觸發器
馬塞爾在《追憶似水年華》里說,“氣味是記憶的守護者。”
而在《挪威的森林》里,村上春樹也說過,“氣味是時間的密碼,它能在瞬間將你帶回某個夏天或同年的廚房。”說明了作家們都認同的一個回憶原理:人們對共同經歷的記憶會通過氣味、音樂等感官被喚醒。
在制造屬于你們的回憶時,你要適當地綁定一些“回憶觸發器”,比如在冬天送他特定香味的潤唇膏或護手霜,在車途中一起聽某首旋律輕快的歌,在夏天的街頭吃一個草莓味的冰淇淋等等,之后每當他接觸這些事物,會下意識想起你,形成“被動心錨”。
最后想說的是,真誠和尊重是關系的基礎。心錨有效的前提是你本身有吸引力,提升自身價值也很重要。
如果對方明顯冷淡,就尊重他的選擇。關系的本質是互相吸引和需求匹配,除了“種心錨”之外,還要努力成為對方眼中“值得主動靠近的。
* 來源:小北,(kuwoxiaobei)一路向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知名情感主播。暢銷書作家,著有《這善變的世界難得有你》《遇見每一個有故事的你》,有個每晚九點零九分陪你說晚安的公眾號。想用聲音和文字治愈每一個孤獨患者。你來了,真好。微信公眾號:小北(kuwoxiaobei)小紅書@小北愛吃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