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打工人”人設撞上百萬豪車,當“流水線甩手舞”變成流量密碼,佛山電翰用一輛邁巴赫撕開了網紅經濟的AB面。
有人羨慕他“草根逆襲”,有人質疑“劇本太假”,這場爭議背后,藏著怎樣的流量密碼與時代隱喻?
01 邁巴赫是奮斗勛章,還是流量道具?
4月18日,佛山電翰在直播中高調曬出邁巴赫鑰匙:“這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
據其自曝,團隊通過短視頻和直播收入達數百萬元,扣除分成和成本后,個人年凈收入約120萬。然而,爭議隨之而來——
“豪車是道具還是實力?”
網友扒出細節:這輛價值155萬的邁巴赫被貼上郵政標識,專用于拍攝“快遞小哥逆襲”短劇,團隊更坦言“車是分期購買,首付不到30萬”。
有人調侃:“打螺絲打出火星子,原來是為了攢錢買邁巴赫?”
人設崩塌?從工廠到國企的“精準跳躍”
曾經的佛山電翰,靠模仿張翰的甩手舞和工廠“打螺絲”場景走紅,魔性視頻播放量超15億次,粉絲數暴漲至247萬。
但爆火后,他迅速摘掉“打工人”標簽,簽約廣東郵政成為官方主播,首場直播在機場分揀中心實景帶貨,銷售額破80萬。
網友質疑:“從流水線到國企,劇本比短視頻還魔幻。”
02 網紅經濟的“求生實驗”
面對“賺快錢”“作秀”的質疑,佛山電翰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不想消耗工人身份”
在最火時,他停播四個月,拒絕2000萬簽約合同,理由是“怕掌控不了財富”。
轉型后,他拍攝詠春拳、醒獅等傳統文化內容,試圖用“粵文化+國企背書”洗掉“山寨張翰”的標簽。
流量與政策的博弈
2024年廣電總局要求“網紅需參與實體經濟”,而郵政看中他的年輕化表達,試圖破解國企傳播困境。
但合作背后亦有隱憂:內容被要求加入“物流科普”,創意空間壓縮,最終可能淪為“甩手舞+郵政Logo”的縫合怪。
03 泡沫之下,何為真實?
佛山電翰的爭議,本質是時代情緒的投射——
“打工人”的共情與幻滅
早期視頻中,他擰螺絲、甩手、喊著“簡單事情重復做就不簡單”,精準擊中打工人的共鳴。
但當豪車與百萬收入曝光,共情瞬間瓦解:“原來我的眼淚,只是他劇本里的流量燃料。”
網紅經濟的“危險游戲”
一條20秒視頻報價30萬,但扣除平臺抽成、團隊分成、制作成本后,利潤所剩無幾。
光鮮背后是通宵改腳本、心臟跳成“打樁機”的代價8。正如他所言:“這錢沒想象中好賺。”
結語:逆襲神話之外,我們該追問什么?
佛山電翰的邁巴赫,像一面鏡子——
有人看見“階層躍遷”的希望,有人看穿“流量造夢”的虛妄。
而當他在郵政倉庫跳起甩手舞時,這場“土味逆襲”早已超越個人選擇,成為流量與實體經濟的時代寓言。
正如他在簽約儀式上的回應:
“車是租的,合同是長的,但想證明‘網紅也能干實事’的心是真的。”
或許,這才是流量狂歡中最稀缺的清醒。
互動:你如何看待佛山電翰的逆襲?是勵志奮斗,還是精心劇本?評論區聊聊你的觀點。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