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至20日,第十九屆兒童閱讀論壇暨親近母語教育研討會在南京召開,2025“閱讀點亮未來”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同時舉辦,由親近母語推出的全新升級“小步智閱”書香校園解決方案6.0也于現場發布。這一活動由親近母語發起并主辦,在為期兩天半的時間里,梅子涵、朱自強、談鳳霞、王元卓、竇桂梅、王佳梁、黃曉丹、吳娟、蔣軍晶、劉莘、曹建波、祁智、徐冬梅、雪野等嘉賓,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千余名一線教師和校長,圍繞“AI時代的兒童閱讀”這一主題,深入剖析AI技術對兒童閱讀教育的影響與變革。
第十九屆兒童閱讀論壇暨親近母語教育研討會在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主辦方供圖)。
當AI能精準推薦書單,我們如何守護兒童閱讀的驚喜和心動?當算法解構文本,我們能否以母語重建精神的豐盈?活動現場,中國兒童閱讀奠基人梅子涵回溯了二十年“點燈人”的初心。在“紅地毯書——好看又有用的兒童文學理論書”環節中,梅子涵通過演講、現場朗讀、對談和互動等多種形式,帶領大家走進兒童文學的理論世界。親近母語創始人、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徐冬梅,發表主題演講《AI時代的兒童閱讀》。深入探討如何以科技賦能閱讀教育,又如何在AI時代,守護童年和詩心。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導、國際安徒生獎評委談鳳霞,聯袂雕塑家、圖畫書作家、獲2025“卓越大師·中國”大獎的中國畫家九兒,共話“AI時代的兒童文學與情感教育”。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副教授、北師大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吳娟,在專題講座中深度解析了人工智能如何革新兒童閱讀教學。從智能推薦到個性化學習,從教育大數據到泛在閱讀場景,揭秘AI賦能下的未來教育圖景。廈門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教授曹劍波,四川大學哲學與教育學教授劉莘、兒童文學作家祁智帶來專題演講,分享如何在AI環境下激發兒童的哲學思維,如何通過閱讀培養兒童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南開大學中國古典文學博士、江南大學教授黃曉丹帶領我們走進陶淵明的詩意世界,深入解讀這位東晉文學巨匠的田園詩篇,剖析其文學成就與思想內涵,探討他的作品在當代的教育意義與精神啟示。
詩歌是人類情感的最美表達,AI是現代科技的智慧結晶。當二者相遇,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兒童閱讀推廣人、兒童詩教踐行者周其星,與兒童文學作家、詩人雪野聯袂呈現《日有所誦》的課堂,帶領學生拆解童詩和現代詩的韻律密碼。課后,首屆點燈人素養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曹林主持圓桌對話,詩人教師丁云、兒童誦讀踐行者孔曉艷與雪野、周其星一起,圍繞“AI時代,兒童誦讀和詩教的意義是什么”展開對話,分享兒童詩教的魅力與力量。兒童文學理論家、語文教育專家、國際格林獎獲得者朱自強,在兒童小說閱讀課《一百條裙子》中,以一系列高質量問題為階梯,緊貼文本深入解析,在不經意間喚醒孩子們的共情。蔣軍晶執教的《凡卡》邏輯嚴密,環環相扣,帶領學生在小說內部穿梭。課后,心和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伍松,對話朱自強、蔣軍晶及知名育兒博主大J,探討“AI時代,教師不可替代的價值究竟是什么”。
圓桌對話“AI時代,兒童誦讀和詩教的意義是什么”(主辦方供圖)。
《流浪地球2》、電視劇《三體》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元卓,帶來專題講座《AI時代,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深度閱讀和獨立思考能力》。第二屆點燈人素養大賽特等獎獲得者付海亮帶來一節特別的課堂,現場引入AI互動對話,讓孩子們在鮮活的情境中思考AI時代閱讀的意義,表達他們的感受,也讓我們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記者/何安安
編輯/李永博
校對/盧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