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暗示對華降稅,喊話中國結束關稅游戲,不到24小時,中國商務部回應,特朗普口風再變,轉頭威脅中方?
當地時間4月17日,美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對記者表示,他不想再對華加稅,理由是會導致中美貿易破裂,他希望與中國在一個月內達成協議。這是自美國關稅政策實施以來,特朗普對華態度的又一次明顯變化。美方的目的很明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全球南方國家的代表,如果對美“服軟”,可以形成某種帶動效應,方便特朗普對其他國家進行施壓。對此中國商務部在當天做出回應,強調“解鈴還須系鈴人”,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極限施壓,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中方通過平等對話。在這次互動中,特朗普表達了結束貿易戰的關切,中方也把話挑明,在談判方面給美方指出方向。
諷刺的是,在中方話音剛落,特朗普不到24小時內態度又變了。當地時間4月18日,特朗普表示“中美私下談判良好”,稱如果中國沒有與美國達成協議,美方將繼續加征關稅,或者制定一些新規則。這是赤裸裸的對華威脅,特朗普口中的“新規則”很可能是除關稅之外,對華推出的新制裁措施。不難看出三點信息,一是美方的霸權思維自始至終沒有改變,通過“極限施壓”逼迫中國妥協,是特朗普一貫的對華立場。二是美方想結束貿易戰,但前提是中國主動服軟與美方談判,而美方不會低頭。三是特朗普給出了期限,那就是一個月,如果中方沒有動作,美方或將升級對華制裁。
盡管特朗普話說得很滿,但其手中已經沒有籌碼,關稅一直是特朗普最得心應手的“武器”,如今對華關稅已提高到145%,部分商品甚至到了245%,再往上加意義不大,只是數字游戲。而美國在30多種關鍵資源上高度依賴中國,在電子零部件、醫療用品等領域同樣依賴中國供應,中國還是美國大豆等農產品的主要買家,這場關稅戰繼續打下去,美方等于是“自殘”。特朗普剩下的“牌”有什么?很可能是拉攏盟友一起對華脫鉤,日前他與日本和意大利進行了接觸,宣稱將與歐盟達成協議。同時特朗普還要求暫緩加稅的75個國家盡快與美方談判,一場“排除中國”的陣營正在形成。
問題是特朗普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在當下的世界貿易體系中,到底誰才是“甲方”?是手握美元或資本的國家?還是掌握生產資料和商品的中國?答案必然是后者。一方面,由于俄烏沖突、全球加稅等因素,美元體系和美國信用正受到國際質疑,世界來到了變局時代,只有掌握生產資源才能笑到最后,沒有了中國這個世界最大工業國的供應,任何一國都很難維系社會穩定。
另一方面,中國掌握稀土等關鍵資源,這是半導體、軍工生產的關鍵材料,失去了中國,歐洲的芯片、美國的武器制造都將陷入停滯。對特朗普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偃旗息鼓,如果與中國硬剛,最終只會加速美國的衰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