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
4月20日,在“弘揚教育家精神,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學術研討會暨《“四有好老師”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上,由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總主編的《“四有好老師”系列叢書》正式發布。
該叢書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組織編寫,分為“四有好老師”叢書和“四有好老師”成長叢書兩大系列,共12冊。叢書系統闡述了“四有”好老師的基本理論與現實意義,深入研究了“四有”好老師的隊伍建設與政策建議,講述了“四有”好老師的教學實踐與深刻感悟。叢書從理論構建到實踐指導,全面展現了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精神風貌和實踐成果。
《“四有好老師”系列叢書》書影。
其中,“四有好老師”叢書包括《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的指路明燈: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師》《道德情操是立德樹人的重要條件: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知識是老師的根本基礎:做有扎實學識的好老師》《愛是教育的靈魂:做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全面闡釋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的思想要義,構建了“四有好老師”的理論體系及實踐路徑。叢書邀請了石中英、班建武、張東嬌、滕珺等多位知名學者擔任主編或副主編,確保了叢書內容的權威性和前沿性。
“四有好老師”成長叢書,從“明遠教育獎”獲獎人物中遴選了10位一線教師,通過他們的教育追求與育人故事,展現了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典范事跡。叢書不僅記錄了這些優秀教師的成長歷程和心路歷程,還深入剖析了他們在教育教學中的創新實踐和經驗智慧,力圖為廣大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教師提供了學習借鑒。
會上,顧明遠表示,叢書一方面從理論、學理層面深度闡釋了“四有好老師”的內涵;另一方面從實踐中體現了“四有好老師”的精神是什么,介紹了這些老師的教育理念、教育經驗。“我們說要學習教育家精神,好老師就是教育家,他們的實踐中體現了教育家精神。”顧明遠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