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1V1關稅戰打不贏中國,特朗普最近開始更改策略,準備恢復美國前總統拜登的“小圈子”戰術,與盟友們一起打壓中國制造以及對中國產品征收“二級關稅”。
如果拜登時期美國想要這么干,歐盟也好、日韓也好包括澳洲、南美等國家都會跟著美國一起,畢竟當時的美國依舊是世界第一大國,拜登對盟友的態度也還算不錯。
但隨著特朗普上臺之后,美國對盟友們的態度發生180°的變化,而且特朗普把自己的信用以及美國國家信用折騰得差不多了,現在想要重新搞“小圈子”戰略估計比較困難。
從目前來看,就連美國的3大盟友都集體“反水”倒向中國,如果特朗普再不做出改變,那么美國距離“崩盤”真的就不遠了!
首先就是日本,日本作為第一個向美國“滑跪”的國家,也得到了特朗普的“最優先事項”待遇,美日談判自然也成為特朗普“關稅戰”以來第一次談判。
按理來說,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最親密的國家,也是這次關稅談判最積極的國家,多多少少會得到特朗普響應的政策豁免,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日本的積極的態度竟然遭到特朗普的“獅子大開口”。
不到一個小時的談判,特朗普對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提出了三個條件:支付駐日美軍軍費、解決美國汽車在日銷量問題、解決貿易逆差問題。
這三個條件對于日本來講幾乎是不可能完成,日本國內對特朗普失望至極,日本首相石破茂再次強調中國對于日本經濟的重要性,并且多次暗示要訪華,如果美國繼續步步緊逼,那么估及石破茂在近期就要主動請求訪華了。
其次就是澳大利亞,雖然澳大利亞是五眼聯盟的國家,但澳大利亞在美國心中的地位甚至還不如日本,畢竟澳大利亞在安全上要全面仰仗美國,所以在過去多年來,澳大利亞一直對美國“卑躬屈膝”。
但跟日本不同的是,相較于日本經濟高度依賴美國,澳大利亞經濟對美國依賴性并沒有那么高,反而對中國依賴性比較高,在過去多年里,中國一直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每年向中國出口大量的礦產、牛肉、葡萄酒、乳制品以及農副產品。
更有趣的是,在中美貿易逐漸脫鉤之后,澳大利亞接手了原本屬于美國的LNG訂單,據中國石油石化報道,澳大利亞能源巨頭伍德賽德能源宣布與中國華潤燃氣公司達成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長期協議:自2027年起,伍德賽德將在15年內每年向中國供應約60萬公噸液化天然氣(LNG)。
這種好事砸到了澳大利亞頭上,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口風直接變了,公開表示:捍衛國家利益十分重要,澳方不會向美國妥協!在當下“全球反特朗普”的浪潮中,澳大利亞并未選擇跟隨自己的“老大哥”。這也不乏是一次明智的選擇。
最后就是英國了,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雖然英國被美國拉下王位,但英美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聯系,就連美國轟炸胡塞武裝都得帶著英國一起。
看似美英關系不可分割,但實際上在利益面前任何關系都是脆弱的,雖然英國政府對于此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并未激進表態,但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8日消息稱: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明確表示,英國應與中國建立更深層次的伙伴關系,而非設置新的障礙,“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認為不與其接觸是非常愚蠢的。這是本屆政府的態度。”
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
所以說英國大概率不會跟著特朗普一起去針對中國,而且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在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之后,都開始主動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西班牙更是直接與美國翻臉,首相桑切斯無視美國威脅前往中國進行考察,這也就意味著特朗普想要聯合歐洲針對中國經濟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當然我們也相信特朗普敢于用關稅針對中國,自然也有他的考量,從全方位角度來分析,中美“關稅對壘”打到現在,特朗普也就只剩下“繼續擴大征稅范圍、驅逐中概股以及限制美國企業對華投資”,總之特朗普不管采取什么政策,我們只要做好充分準備應對就好了,想讓中國讓步是絕對不可能的!
消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