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的釣法比較多,不過釣魚人常把釣浮稱之為正釣,這是因為草魚是中上層的魚類,如果不是水面的水太淺往往不會貼在水底進食。草魚的食物來源幾乎都來自中上層,例如水草、蘆葦葉子、樹葉、荷花等等。除了跟食物的分布水層有關之外,跟水溫、溶氧也有很大的關系。因為魚類不但有逐食的特性,還有逐氧、逐溫的特性。
草魚是每年開口較晚,但是停口又比較早的魚類,特點是喜暖怕寒。說是喜暖不如說跟食物分布有關,春暖花開時水草等植物才開始豐富起來,食物來源更多水溫更加穩(wěn)定時,草魚才會恢復進食。當植物開始變得枯萎老化變得不可食用時,草魚就會逐漸停口。所以說釣草魚比較好的時機就是晚春到晚秋之間,入冬之后草魚就基本停口了。為何浮釣草魚更加穩(wěn)妥一些?春季的水溫不高,有上層比深水層暖和的特點,夏季水溫過高,淺水層雖然高溫但是有溶氧更高的特點,逐溫、逐氧、逐食的三大特性導致了浮釣草魚才算正宗一些。
草魚除了喜暖怕寒之外還有怕風的特點,其實草魚并非怕風,而是刮風天時不適合釣草魚。因為只要風力較大,釣浮的難度就會直線增加,釣組很容易被風吹到其他地方。更關鍵的情況在于溶氧,因為刮風天氣時可以提升水中的溶氧,導致深水層也不會出現(xiàn)缺氧的現(xiàn)象,如果深水層不缺氧那么草魚一般不會在淺水層活動,水層變深了不少導致草魚比較難釣。我們都知道釣浮的話會比較注重水層的選擇,刮風時水層就非常難確定了。所以說釣草魚最好是選擇風力不大的天氣出門,無風或者微風均可,晴天、陰天、多云都行。
浮釣草魚的方法比較多,但是串鉤釣法比較有意思,因為這種釣法主要是釣底、釣離底為主,好像不怎么適合釣浮,其實這是錯誤的,有很多方法讓串鉤也能實現(xiàn)釣浮。根據氣溫的高低,風力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水層。一般來說氣溫越高,風力越小草魚所在的水層就越淺。那就可以嘗試釣淺水層,可以岸邊割點嫩草、蘆葦葉子拋灑到水中,等到有草魚過來進食時垂釣。如果氣溫不高、風力還稍大,草魚所在的水層會比較深,那就需要打半水窩或者是底窩。半水窩可以弄點草,一定要去根、去土,用繩子綁起來,繩子有一定長度,鏈接磚頭,這樣草就會浮在半水了。
如果是釣底,一般來說氣溫涼爽時深水不缺氧,草魚會在深水層甚至離底的水層活動,可以弄點嫩草綁上石頭丟入水中打窩。不管什么水層打窩,都比較容易看到草魚進窩,或者是水面有草屑翻出來,那就可以垂釣了。串鉤搭配兩個浮漂,一個大的球形漂在鉛墜附近,需要承擔鉛墜的重量,一個小浮漂在串鉤上方,承擔魚鉤、餌料的重量,這樣串鉤就橫在水的中上層了。還可以加個適合的球形漂,類似調漂時的重鉛找底,調整到浮漂出水,這樣就可以用來釣離底了。浮漂如果搭配的比較大,也能實現(xiàn)釣半水,不過釣半水的話最好是搭配成滑漂,這樣可以調整垂釣的水層。
串鉤一般是使用蘆葦、嫩草等餌料為主,除了打窩之外還可以看看是不是有草魚啃食蘆葦葉,躍出水面啃食荷葉荷花,找到草魚就不用打窩,直接遠投釣也是可以的。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