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碩士考公實錄:從國考輕敵下岸到等待選調政審ing
本人應屆理工科小碩一枚,經過9個月備考后,在2024年12月國考中筆面綜合差0.3分落選,最終在2025年河南普通選調中斬獲筆試某市第一、筆面綜合雙第一。
這一路沒有逆襲劇本,只有“死磕真題+反模板面試”的實戰經驗。現將我的心得體會整理成文,希望給正在備考的你有所幫助。
一
行測邏輯:“速度×正確率”的平衡
行測方面,我先聽了半月談國考60天計劃的理論課,然后用整塊的時間刷真題卷,碎片時間反思錯題。
△我的行測真題冊,封面記錄著正確率和一些給自己的“雞湯”
我堅信真題為王,整個備考過程我一共刷了150套真題,其中以國考和報考省份近20年的真題為主(如國考2000-2024、河南2006-2024等)。加上一些零散的習題練習,我在備考過程中的行測刷題量大概是20000題左右,基本上還是應驗了那個說法:刷題破萬,行測上岸。
△我的刷題復盤記錄
行測是“速度×正確率”的平衡,我們既不能為了正確率犧牲速度,也不能為了速度瞎蒙一通。
為了達到這個平衡,在行測復盤中,我用一支三色筆區分問題:紅筆標錯題,分析自己為啥做錯,下次遇到應該注意什么;藍筆標超時題,行測很難做完,尤其數量需要取舍,如果無法攻克,就需要果斷放棄;綠筆標高頻題,比如數量關系里的行程問題、圖推里的二級運算、資料分析里的一些基期比重等,提醒自己一定要啃下這部分題目。
二
申論:精做真題,反復迭代
△我的時政、申論、面試理論學習都是在半月談APP上完成的
我的申論備考圍繞“精做真題·反復迭代”展開。每日限時手寫1-2題:嚴格使用標準答題紙,掐表控制字數,字跡工整度與卷面布局納入評分標準,每道題經歷三輪打磨。
1
初稿剖析:先吃透白鷺老師60天計劃的題型理論,按“審題→勾畫材料→邏輯分層→精準表達”四步法作答;
2
對標修正:對比《抄出申論80+》范例逐句拆解,用紅筆標注要點遺漏、邏輯斷層、表達冗余處。如對策題需區分“監管機制優化”與“長效機制建設”的表述精度;
3
周期性復測:隔日重寫側重修正結構,隔周再練則聚焦語言凝練度,用《申論真題100講》視頻對照批改軌跡,追蹤思維盲點破除進度。
破題關鍵在于完成“三遍蛻變”:首遍建立答題框架,二遍總結前置詞,三遍固化快速提取材料關鍵詞的能力。
△我在半月談上購買學習的打卡課,都能做到全勤返現,這是個促進自律的好方法
半月談客戶端上面的優質系統課多為打卡課,堅持每天打卡,全勤后就能自動返現到支付賬戶。所以,只要能夠保持自律,成本是完全可控的。
三
面試:從自負到細節控的覺醒
在國稅結構化面試中,我曾因盲目自信慘敗:面對“電子發票推廣難點”一題,我機械背誦“加強宣傳、優化系統、完善監管”的萬金油模板,全程低頭念稿。
當考官追問“基層網點老年人拒用電子票的具體解決步驟”時,我卡殼拋出“加強政策解讀”的空話,完全忽略了大廳自助終端觸屏設計、親屬代辦綁定等實務細節,最終守擂失敗。
這次失利撕碎了我的幻想:國稅面試考核的絕非模板記憶,而是實操敏感度+應變能力+情緒耐受力的綜合模型。必須將“稅務人”思維植入每句回答,用細節重構競爭力。
在準備選調面試時,我痛定思痛,調整了自己的 3步進階法:
1.拒絕模板,總結公式
按題型分類(綜合/組織/應變等),對比參考答案,提煉“邏輯框架+個人表達”公式,避免空話套話。
例:談基層工作=自身經歷(走村故事)+熱點金句(“腳沾泥土”)+務實對策(數字化工具)。
2.每日一題,精準打磨
限時3分鐘列提綱→寫逐字稿→錄音自查流暢度→結合政策文件升級觀點。重點積累基層實操案例、本地數據,用“群眾訴求回應”等場景替代理論空談。
3.心態松弛,聊天式輸出
模擬“匯報工作”而非“答題”,善用短句引導邏輯(如“分三方面談……”);卡頓時用過渡語救場。每日脫稿復述基層新聞,考前按真實時段模擬,強化生物鐘適應。
底層邏輯:突出“扎根基層的適配性”——政治素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穩定性三位一體,展現“有思想、能落地”的基層新人形象。
四
寫在最后:備考是一場和自己的較量
回顧備考路,最深刻的感悟是:堅持是底色,方法是翅膀,而復盤是不斷修正方向的羅盤。從國考未進體檢時的迷茫,到選調筆試第一的篤定,我終于明白:真正的成長,不是從不犯錯,而是學會在失敗中提煉養分。
那些凌晨刷真題的夜晚、限時模擬時的緊張、反復推敲材料的較真,最終都成了上岸路上的鋪路石。我沒有花哨的錯題本,只是把每套真題的錯題消化在當日復盤;沒有對著鏡子練儀態,只是在全真模擬時錄下視頻,逐幀回看表情和語速的細節。比起形式,我更相信“真題實戰”的力量——刷遍近150套紙質真題后,那些高頻考點和答題節奏,會刻進肌肉記憶里。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我想說:考公沒有捷徑,但死磕真題和深度復盤就是最近的路。從國考0.3分遺憾“下岸”,到選調筆面綜合第一,我靠的不是天賦,而是“多刷一套題、多悟一個點”的笨功夫。
最后,把大大這句話送給正在堅持考公的你: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
2026國考60天上岸計劃
【全勤打卡,全額返現】
公考生都在用的備考神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