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武清區以“開年即開跑、起步即沖刺”的奮斗姿態,在招商引資賽道上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全區產業項目到位額完成62.1億元,完成市級全年任務目標的31.05%,超進度6.05%。一個個躍動的數字,彰顯著武清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
謀勢而動開放融合,向智而興全面升級。今年以來,武清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以區域一體化、產業同城化為發展方向,以京津產業新城建設為引擎,著力推動重點產業鏈成龍配套、成鏈成群發展并融入京津冀先進制造業“六鏈五群”建設,著力推動7個產業園區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著力推動5個市級產業主題園區和13個產業集群特色化發展,全力推進“新產業之城”建設,加快打造天津新的經濟增長極。
2025年1-3月:
全區重點洽談項目287個,預計投資額392.95億元。
其中,已落地項目139個,預計投資額85.57億元;
預計投資額1億元(含)項目10個,500強優勢項目1個。
一次次務實的合作,一串串驕人的數字,這份2025年一季度招商引資成績單里,折射出武清區攀高逐新的強勁發展勢頭。
這是一場產業與城市的雙向奔赴。走進武清京津產業新城,塔吊林立的建設工地、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處處涌動著發展的熱潮。一季度新落地的139個項目中,智能科技、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尤為搶眼:11個智能科技項目預計投資9.19億元,涵蓋水下無人裝備、工業機器人等領域。
“我們僅用3個45天就完成簽約、選址、投產,這樣的‘武清速度'堅定了我們扎根發展的信心。”天津清潤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瀚的感慨,道出了眾多企業家的心聲。
筑起“暖心巢”,引得“鳳凰來”。武清區開啟招商引資“加速度”,優化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強力推動產業大招商實現新突破,全力打造親商富商重商安商的投資興業沃土,讓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
2月,武清投資促進會客廳(科創協同中心)正式發布,可提供從對接洽談到落地投產的全流程服務。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先后對接落地了宗申忽米網、諾浩集團、動電(天津)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等重大項目,全區保持向上向好向新的良好發展態勢,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打造了一批創新強、層級高、規模大的產業集群。
這是一幅協同發展的生動圖景。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主力軍”,武清區積極搶抓多重戰略機遇,以京津產業新城建設為引擎,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成功構建了“一核引領、多點支撐、全域聯動”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京清汽車產業園正全力打造“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聚焦持續做大做強重點產業鏈條,打造汽車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全國重要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基地。數據顯示,一季度引進北京項目42個,投資額31.9億元;河北項目19個,投資額2.1億元。武清,不僅是地理上的樞紐,更是產業協同的關鍵節點。
這是一曲創新發展的時代強音。行走在武清這片熱土,“騰籠換鳥”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今年以來,武清區累計盤活存量房產9.78萬平方米,盤活存量土地244.71萬平方米,盤活無形資產4項,新增經營主體數量10家,新增社會投資6356萬元,新增產值2.14億元,新增納稅650.84萬元,新增就業289人,總盤活收益5.87億元。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質量,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為武清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這是一個共贏未來的嶄新起點。站在一季度"開門紅"的新起點上,武清區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發展機遇。
來自訂閱號@津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