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奔騰不息 音符激蕩深藍
——海軍軍樂隊泰州演出側記
四月的泰州,垂柳含煙,春意正濃。夜幕初垂,高樓戶外幕墻躍動著“愛我人民愛我軍”的標語,又將城市點綴出幾分水兵的颯爽豪情。
時值人民海軍走過76載崢嶸歲月,海軍軍樂隊首次回到孕育深藍夢想的“海軍誕生地”——泰州,舉辦室內交響管樂音樂會和室外軍樂展演,為“水兵母親城”奏響壯闊的交響。
18日晚,泰州大劇院,燈光璀璨。
舞臺上,樂隊準備就位,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交響管樂音樂會即將開始。觀眾席,近千名市民、官兵、學子與退伍老兵早早抵達,靜候一場天籟的交響。
19時30分,金色小號以清澈嘹亮的音色奏響國歌的旋律,氣勢恢宏的交響序曲《紅旗頌》拉開演出的序幕。
隨后,《鋼鐵洪流進行曲》激昂的旋律響起,轟鳴的低音銅管,規律敲擊的定音鼓……每個音符都蘊含著深邃的情感與力量,仿佛將聽眾拽入鐵甲洪流的壯烈雄渾。海軍經典歌曲聯奏《我愛這藍色的海洋》,膾炙人口,情感細膩,將海疆的壯闊和戰士的赤誠熔鑄成動人的旋律。
隨著指揮的節奏,婉轉音符蕩漾在聽眾耳畔,曼妙旋律浸潤于劇院的每個角落。
演出下半場,隨著海軍哨吹響,奇數節拍制造的“不平衡感”,讓聽眾宛如置身大洋翻起的海浪。大型管樂音畫作品《巨浪》精彩呈現,“召喚”“思殤”“牧?!薄熬蘩恕?個樂章起承轉合、層層遞進。
第一樂章“召喚”,以小號吹奏的旋律展開白馬廟初創史詩;第二樂章“思殤”,弦樂哀婉、鼓點沉重,如海浪拍打銹蝕炮臺的百年回響;第三樂章“牧?!?,單簧管吐露亞丁灣巡航節奏,定格也門撤僑歷史時刻;第四樂章“巨浪”,打擊樂敲出艦炮轟鳴,銅管齊奏如巨浪奔涌,艦艇編隊破浪前行,駛向深藍。
當《巨浪》的最后一個音符落下,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四個樂章串聯人民海軍從初創到發展壯大的恢弘歷程,展現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紅色航跡,謳歌了新時代人民海軍向海圖強的藍色征途?!睒逢犞笓]告訴記者。
交響樂章在劇院的穹頂下綻放,行進式軍樂演奏流淌于城市脈絡。
4月19日,海軍室外軍樂展演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等地舉行。
10時展演正式開始,開闊的廣場上,身著“浪花白”的海軍軍樂隊以整齊的隊形入場。陽光傾灑在锃亮的銅管樂器上,劃出整齊的弧線。
《強軍戰歌》《決勝千里進行曲》《社會主義好》……激昂的樂曲、鏗鏘的鼓點,吸引眾多市民循聲聚集、沉浸欣賞。
當《人民海軍向前進》的旋律奏響時,樂隊方陣裂變成雙箭頭隊形,如同劈波斬浪的艦艇編隊,瞬間引爆市民歡呼。演奏的隊伍繼而又化作閃亮的五角星與“76”字陣,以鏗鏘音符紀念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
“向前!”“永遠向前!”人群中有人吶喊,有人熱血呼應。
坐在家長肩頭的小朋友用稚嫩的小手揮舞著五星紅旗;青年們高舉著手機,不忍落下軍樂隊行進隊伍的每一個動作、演奏的每一片音符;3位身著87式海魂衫的老水兵眼眶泛紅,掌聲與音樂保持同頻節奏。
現場音樂聲、歡呼聲交融相映,匯成持續30分鐘的視聽盛宴,最終在《歌唱祖國》的奏鳴與演唱中落下帷幕。
從泰州大劇院到海軍誕生地露天廣場,從專業的音樂廳到市民自發圍成的同心圓,音符聲聲激蕩在“水兵母親城”。
“泰州是人民海軍的誕生地,也是我們樂隊的誕生地。這里是地理坐標,更是精神豐碑,回到泰州是一次尋根之旅?!睒逢犓囆g總監齊鑫說到,未來,我們會把對初心的追尋化作奮輯深藍的實際行動,譜寫無愧于黨、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