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體重超二百斤的 18 歲大一男生,因右足趾關節紅腫疼痛,來到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內科門診就診。
面對醫生,男生滿臉委屈:“黃醫生,我既沒喝啤酒、奶茶,也不吃海鮮,可痛風還是反復發作,這到底是為什么?” 后續的尿酸檢測結果令人震驚 —— 數值竟高達 800umol/L。
痛風究竟因何而起?尿酸與痛風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我們又該如何預防痛風的發生?2025年 4 月 20 日世界痛風日來臨之際,急診科黃帥金主治醫師為您詳細科普。
一、尿酸從何而來?為何會升高?
1. 生成過多
尿酸 80% 源于身體代謝。人體細胞自然死亡分解時釋放嘌呤,經肝臟代謝生成尿酸,這是正常生理過程。但超重人群需警惕,體重超標會加速尿酸生成。另外 20% 的尿酸來自食物,海鮮、動物內臟、啤酒等高嘌呤食物攝入過多,同樣會使尿酸超標。
2. 排泄減少
腎臟功能異常是尿酸排泄受阻的主因,部分藥物如利尿劑、阿司匹林,也可能阻礙尿酸排出體外。
二、尿酸與痛風有何關聯?
當血液中尿酸長期高于 420μmol/L,就會發展為高尿酸血癥。過多的尿酸會形成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耳朵等部位,尤其偏愛溫度低、血流慢的大腳趾。免疫系統一旦發現這些結晶,白細胞便會發起 “圍攻”,釋放炎性物質,引發關節紅腫熱痛,這就是令人痛苦的痛風發作。
三、痛風高危人群有哪些?
1、飲食不節制者:常吃火鍋、燒烤、喝啤酒的人群。
2、肥胖人群:脂肪堆積會刺激肝臟合成更多尿酸,且代謝產生的酮體還會與尿酸競爭排泄通道,導致尿酸滯留。
3、中老年男性: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 15 倍,女性絕經后風險上升。
4、有家族史者:約 30% 的患者存在遺傳傾向。
四、高嘌呤食物的隱形風險有哪些?
1、加工食品:雞精、魚子醬等鮮味劑,嘌呤含量可能高于海鮮;臘肉、泡菜等高鹽食物會加重腎臟負擔,間接影響尿酸排泄。
2、果糖飲品:果汁、碳酸飲料中的果糖會促進嘌呤生成,與高嘌呤食物同時攝入,風險倍增。
3、高脂肪食物:油炸食品、肥肉不僅抑制尿酸排泄,還常伴隨高嘌呤攝入。
五、遠離痛風的飲食建議
1. 急性痛風期
嚴格忌口動物內臟、海鮮、濃湯、酒精,每日嘌呤攝入控制在 200mg 以內,選擇蛋類、牛奶、大部分蔬菜等低嘌呤食物。
2. 緩解期
可適量食用瘦肉(每日≤150g)、豆制品(豆腐、豆漿)、低脂奶,烹飪時先將肉類焯水以減少嘌呤,避免喝湯。
3. 長期管理
多喝水:每日飲水量 2000ml 以上,促進尿酸排泄。
均衡飲食:增加全谷物、低糖水果(如櫻桃,或有助于降尿酸)。
控制體重:肥胖者減重是關鍵,堅持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
少喝酒:啤酒、白酒尤其要避免。
六、專家提醒
急診科負責人龍華君主任醫師介紹,案例中的 18 歲男生,雖避開了常見高嘌呤食物,但因體重過重,體內尿酸生成過多,且排泄不暢,最終引發痛風。由此可見,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定期體檢是預防痛風的關鍵。若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應及時就醫,切勿硬扛。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 黃帥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