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的四月天,走進招遠市夏甸鎮的田間地頭,處處都是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聽說山罩李家村的大櫻桃賣出了220元/斤的天價?走,跟著小編一起去探探家鄉這些"金果子"的致富經。
山罩李家:220 元 / 斤的大櫻桃
在山罩李家村的櫻桃大棚里,農戶們手持卡尺,根據櫻桃大小規格分類采摘,然后迅速分裝發貨。這些搶“鮮”上市的大櫻桃最高賣價超過220元/斤,最早一天后便會出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餐桌上,有的還漂洋過海到達韓國和塞爾維亞等地。
王巍志的大棚櫻桃不但給自己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更是讓山罩李家村的很多村民家門口就能就業。山罩李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介紹說:“平時在大棚里打工的村民有10來人,每人每天可獲得120元的收入,櫻桃采摘忙的時候就得20多人,每人每天可賺140元。這樣算下來,村民僅在櫻桃大棚打工,每年就能增收30多萬元。”
青龍夼:種菜年銷百萬的明星村
在夏甸鎮青龍夼村,鄉親們也在大棚里忙的不亦樂乎,和山罩李家不同,青龍夼村是一個靠種菜年銷百萬的“明星村”: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溫室大棚格外顯眼,一壟壟黃瓜長勢旺盛,一顆顆西紅柿“紅寶石”般的掛在枝頭,在片片綠葉映襯下,顯得嬌艷欲滴,上門收購的菜商絡繹不絕,銷售火爆。
夏甸鎮青龍夼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候明文說:“現在青龍夼村蔬菜農場一共有20多個大棚,基本全是農家肥、純天然、無公害、自然熟、口感好,在周圍村莊,甚至青島都是很受歡迎的,同時,蔬菜大棚建在家門口,解決農村大批勞動力,來這里務工每天可以拿到100多元的工資,既能掙錢又能顧家,村民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富足。”
臧家村:草莓 “紅” 遍北京城
在臧家村的草莓大棚里,果農們穿梭其間,熟練地采摘著成熟的草莓,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我們村的草莓種植面積400余畝,現在有大概200個草莓大棚,種植了包括甜寶、香野等品種。其中百分之七十銷往北京,其余銷往青島、天津等地區,年產值預估1000萬以上。”臧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臧守建說。
銀山后:“流油蜜薯” 火遍全國
夏甸紅薯主產區銀山后四海薯業種植基地,大棚內一壟壟翠綠的煙薯種苗正迎著暖陽舒展新葉。合作社與煙臺農科院深度合作,專家常年駐點指導,從“苗好七分收”的壯苗培育到病蟲害防治,形成科學種植體系。2024年,基地引入滴灌技術和9個新品種試驗田,包括美芋莎、濟薯35等高附加值品種,畝產穩定在4000—5000斤。“煙薯25”因“流油蜜薯”特質成為網紅產品,種植面積井噴式增長,覆蓋全國市場。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夏甸鎮著力扶持高效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招引特色優質農業項目,增強發展潛力,潛心打造特色農業產業,激發了群眾創業致富新動能。廣大農戶嘗到了種植大棚果蔬的甜頭,都爭著種、比著種、想著點子種,在特色產業振興之路上越走越寬,日子過得也越來越紅火。 在這片熱土上,一顆櫻桃、一壟蔬菜、一棵紅薯,正書寫著招遠人的共富故事。
小提示:周末不妨帶上家人,到夏甸鎮的大棚里體驗采摘樂趣,支持家門口的 “甜蜜產業”!你最想打卡哪個村?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生活在招遠,關注我們就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