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稀土管制、波音禁購等組合拳,美國財長緊急向中方發出會晤邀約。不料中方卻突然臨陣換將,這場貿易博弈是否會迎來轉折點?
最近,美國好像有點撐不住了。這場貿易對抗戰,原本是特朗普的拿手好戲,但在中國接連甩出反制大招后,他似乎有些招架不住了。
【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及零部件】
中國先是一紙禁令,拒絕購買波音飛機及其零部件,再者針對部分美國人員簽證設置限制,再加上個稀土出口管制。這種種“神操作”讓特朗普緊張起來,于是他直接攤牌,想要把底牌擺上桌面。
據內部消息,美國又開始放大招了,一方面,他們試圖說服七十多個國家禁止中國公司在這些國家設立生產和貿易機構,想以此來擋住中國商品的轉口之路。
另一方面,則威脅要將對華關稅上調至245%。這個讓人一聽就覺得十分荒唐的數字,顯然是想通過極限施壓逼中國就范。
然而,這招棋真能制勝嗎?特朗普的算盤打得響亮,為的是逼各國在中美之間做個抉擇,好看看誰更有領導力。不過,真相往往和計劃事與愿違——原以為各國會站在美國這邊,但結果盟友們卻一個個紛紛向中國靠攏。
【特朗普想要孤立中國】
大家逐漸看清美國的真面目,都不愿意追隨美國對中國施加制裁。就這樣,特朗普的單打獨斗顯得有些孤立無援。
在這其中,歐盟迅速開啟與中國的談判,準備取消那些,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高額懲罰性關稅,并放開了“最低售價限制”。韓國也不甘落后,緊急派出超過40人的代表團赴華,就中韓自貿協定進行磋商。
目前,許多國家都主動參與到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中,唯恐在美國的威脅下自己成了池魚。
盡管特朗普嘴上硬氣,聲稱美國政府會保護本國農民,并且表示“優勢在我”,還套話說中國想達成協議。但本質上,美國已經意識到了長期高關稅,對于自身經濟的負面影響。而美國財長的兩個舉措,就顯露出他們心虛的端倪。
【美財長貝森特喊話中美談判】
一方面,美財長指出,美方希望同中方達成一份貿易協議,畢竟沒有人希望高關稅局面長期持續。
另一方面,他堂而皇之地向中方發出邀請,希望在即將舉辦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期間舉行會晤。不過需要留意的是,當下雙方并未就此做出任何具體安排,這似乎暗示著只要中方應允,雙方隨時能夠就相關事宜展開洽談。
與此同時,中國突然臨陣換將,更換了國際貿易談判代表為李成鋼。這一人事變動看似簡單,卻暗藏深意,預示著中國可能已經為接下來的中美談判,提前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畢竟,最終解決問題的途徑,還是想辦法回到談判桌上。
【中國任命李成鋼為新談判代表】
新任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是一位在貿易談判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其豐富的經驗,必將有助于整合談判團隊,減少內部協調問題,從而在技術細節上爭取更多利益和談判回旋余地。他的上任不僅能夠保持中國對美強硬的態度,同時也為雙方未來的談判留出了余地。
值得一提的是,李成鋼過去在商務部擔任過多個重要職務,尤其是在反傾銷調查領域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四年前,他被任命為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可以說在國際貿易領域積累了廣泛的知識和閱歷。
中方突然做出這樣的調整,可能包含了3個方面的考量:
首先,中國強化了談判的專業性,以應對美國那一套極限施壓。對于特朗普集中火力對付中國的計劃,我們需要一個更專業的團隊來精準應對,避免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中方要在談判中占據主動權】
其次,新的人事安排有助于統一立場,減少內部協調成本。在美國,關稅政策內部的分歧已顯露無遺。通過整合談判團隊,中國可以避免因內部矛盾,而削弱與美國博弈時的議價能力。
最后,中國一方面強硬反制,另一方面留足了談判空間,讓對話變得更加靈活。相較于全面對抗,中國的新任談判代表李成鋼憑借其專業背景,可能會在技術細節上爭取更多的回旋余地,同時也為爭取時間。
事實上,美國發起全球關稅戰易如反掌,想要全身而退卻難上加難。不論是日本還是歐盟,都已明確表態拒絕向美國屈服。特朗普想搞定還在談判中的伙伴們,已有不小的難度,更何況中國這位“硬骨頭”。
【中方愿意展開平等對話】
美國應該意識到,對中國施壓不是長久之計。若要實現盡早的談判,美方需糾正錯誤態度,以對等尊重的方式與中方展開務實對話,這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
如今,美財長已經開始積極尋找臺階,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和方式來結束這場持久戰。但中方的談判條件早已明確擺在臺面上,接下來就要看美方是否能邁出關鍵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