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做局的人和做事的人。
做局的人制定規則,做事的人遵守規則;做局的人設計游戲,做事的人參與游戲;做局的人收割利益,做事的人貢獻價值。
這不是什么陰謀論,而是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律,也是社會的真相。
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所有文明的經濟體系都遵循著這個鐵律——掌握規則制定權的人永遠站在食物鏈頂端,而只會埋頭苦干的人注定成為系統運轉的燃料。
社會分工的真相
社會分工的表象是職業分化,本質卻是認知的階層固化。
農民耕種土地,工人操作機器,程序員編寫代碼,這些看似不同的職業,在更高維度上都屬于同一類別——規則執行者。而真正掌握財富密碼的,永遠是那些設計土地政策的人、制定工業生產標準的人、控制互聯網流量分配的人。
基礎教育的目標,就是培育優秀的執行者,而非規則的制定者。
我們從小被灌輸"勤勞致富"的觀念,卻從未被教導如何識別游戲規則、如何參與規則制定。這種系統性設計導致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別人劃定的賽道里奔跑,永遠無法突破認知的天花板。
勞動價值論在現代社會已經部分失效。
一個程序員可能創造價值百萬的代碼,但最終收獲千萬利潤的是掌握股權架構的資本方;一個銷售員可能簽下巨額訂單,但真正實現財務自由的是設計傭金制度的企業主。
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游戲,前者屬于做事者的領域,后者則是做局者的專長。
做局收割的三個維度:資源、規則、敘事
真正的做局者,大致都是通過三個維度來進行運作:資源控制、規則設計、敘事建構。
這三者構成一個完整的收割系統,讓做事者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局中的棋子。
資源控制是基礎層。
無論是實體經濟中的原材料、渠道、勞動力,還是虛擬經濟中的數據、流量、注意力,掌握關鍵資源就掌握了游戲的入場券。
現代社會的資源壟斷則已經高度制度化——金融牌照、專利壁壘、行業標準,這些看似中性的規則,其實都是做局者設置的門檻。
規則設計是核心層。
電商平臺的算法、金融市場的衍生品、房地產的預售制度,這些規則看似公平,實則暗藏玄機。
做局者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們設計的規則能讓參與者自愿入局,甚至讓他們覺得自己占了便宜。比如信用卡的積分獎勵、社交媒體的點贊機制、共享經濟的補貼策略,都是典型的規則設計藝術。
敘事建構是最高層。
奢侈品將虛榮包裝成品味,職業培訓將焦慮轉化為課程,區塊鏈將投機美化為革命。這些敘事重構了人們對價值的認知,讓做局者能夠以百倍溢價收割市場。
最成功的做局者不僅是商人,更是心理學大師,他們深諳人性弱點,懂得如何編織讓人自愿上鉤的故事。
收割的四種機制:信息差、風險轉嫁、系統閉環、流動性操控
做局者收割做事者的手段千變萬化,但歸根結底不外乎這四種基本機制。
當你了解了這四種機制,面對做局者時,你就能即時地識別出收割的套路。
這四種機制如何運作?
做局的最終形態,是社會階層的大局。這個大局,是由幾個局中之局組成的。
這些局中之局包括哪些?
普通人如何破局,從做事者變成做局者?
這些內容,我會在下篇文章《收割的四種機制,局的最終形態,以做事者如何轉變成做局者》中講。
最可悲的人生不是貧窮,而是終其一生都在別人的局中拼命奔跑,卻從未看清游戲的真面目。這個世界的殘酷真相是: 做局者設計游戲,做事者參與游戲,而看透游戲的人,至少可以選擇不做 這個 游戲 中 的炮灰 。
加入,或者 ,一起了解社會規則,洞察社會真相,尋找人生突破機點。
更多好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