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零部件集團麥格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依托天津的區位優勢和工業基礎,自2005年起,麥格納在津陸續投資建設了4家工廠,為客戶實現近地化配套生產。其中,位于天津港保稅區的麥格納汽車鏡像(天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后視鏡。
據悉,隨著一汽豐田、一汽大眾、長城汽車在天津增資擴產,麥格納也在屬地天津港保稅區招商局的撮合對接下,與豐田接洽,接到了千萬訂單,為賽納、格瑞維亞等車型生產后視鏡。
“我們在原有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和上海通用的業務基礎上,又開發華了晨寶馬、一汽豐田和沃爾沃等新客戶,訂單從2025年開始排到了2030年。預計,年度銷售額平均增長率超過12.8%。”麥格納汽車鏡像(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曹琳表示。
穩定的增長率背后,是穩定的供應鏈。麥格納的供貨商既有美國涂料公司PPG,也有天津的塑料粒子公司金發、電鍍工藝企業精美特等,在京津冀地區實現70%就近供貨,在中國實現90%本地供貨。曹琳告訴記者:“供貨基本上能夠國內控制在兩天,天津基本上就在一天之內。本地化有力地支持了我們的及時供貨,增強持續供應鏈的穩定性,加強客戶對我們的信心。”
麥格納相信,在中國要服務于中國。“鏡像事業部在上海成立工程研發中心,為中國工廠提供工程設計服務以及產品交付的工程變更服務,形成快速反應的供應鏈機制。”麥格納鏡像及照明亞洲區運營副總裁胡明明表示。目前,麥格納鏡像事業部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在江蘇、天津等地共設有6個生產基地,能穩定供應中國區整車生產的需求。
為更加高效高質量完成訂單,麥格納升級了智能工廠,并將繼續擴大產能。
在近2萬平方米的組裝車間里,今年剛投用的潛伏式機器人、叉車式機器人,自動打包機等十幾臺智能設備正在倉儲區和生產線之間忙碌,搬運和周轉乘用車的后視鏡半成品、原材料等物品。
去年,天津市工信局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制造業企業創辦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等,并給予一定的補貼。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麥格納開始智能工廠的升級,引入智能機械設備、嫁接電子派單系統,記錄每一個零部件成品的位置,讓生產效率提高了20%。
“如果是人工運輸這些物料,每個工人光走路一天至少三萬步,需要兩個多小時。”曹琳說:“智能工廠升級后,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也加快了交付周期。”
眼下,麥格納正在尋找新廠房,購買多臺注塑機等設備,為擴大產能做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