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的故事
■巫靜
銅陵市衡平公證處
兒子寒假有臨摹鋼筆字帖的作業,我帶他到文具店,玲瑯滿目的鋼筆,把我帶入滿滿的回憶里。
80年代末,家里有一支鋼筆。我印象非常深刻:棗紅色的筆身,銀白色的筆蓋。父親告訴我,這是他與母親的“定情信物”。父親當年要當兵,臨走前母親用攢著買大衣的錢送給他這支鋼筆。父親雖然沒讀過幾年書,卻寫得一手漂亮的字。退伍后,他帶著鋼筆和寫下的厚厚幾本《學習筆記》來外婆家提親,母親就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年幼的我時常偷偷把玩父親的鋼筆,最后這支珍貴的“定情信物”不知去向,雖然被父親責備了好久,卻也是無法彌補的遺憾。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很快就到了我用鋼筆的年齡,父親騎著自行車到百貨大樓買回來一支“新農村”。在那個年代,一支鋼筆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項貴重資產。我清楚地記得父親當時的話:“用鋼筆就代表你長大了,一筆好字是‘門面’。落筆無悔,字要寫得正確,規范。做人也是如此,堂堂正正,規規矩矩。”雖然那支“新農村”在熊孩子手里并沒有使用太久,但是寫鋼筆字和做人的道理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
90年代,父親接濟一個熟人渡過難關,那人感激之余,買了一支“英雄金筆”送給父親。這支鋼筆非常精致,金色的筆帽上刻著“英雄100”,筆桿、筆尖均為紅色類金屬物質。
后來我上大學,父親便將此筆贈送給我。父親說,作為家里的第一個大學生,該你用這支筆。我一來覺得這筆價格不菲,二來這是父親與人為善的見證,如此珍貴,便一直隨身收藏,沒舍得用。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兒子上三年級,學校要求寫鋼筆字。我給他講了我們家鋼筆的故事,還把郭沫若先生的一段話講給他聽。先生說:“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稚子年幼,不知是否聽得入耳入心,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成績好壞,我們都不斷提醒他一定要端正態度,寫好字。
字是人的第二張臉,通過字跡,某種程度上能看出寫字人的品性。寫得一筆好字,非得下日積月累的細功夫不可。現在的人很少使用鋼筆,頻繁的更換一次性簽字筆是這個時代的特征。電腦鍵盤替代了寫字筆,沒有了“見字如面”,筆就很少再用來表達和寄托感情,鋼筆漸漸退出了視線。偶爾見到堅持用鋼筆,還寫得一手好字的人,更心生崇敬。
我給即將上高中的兒子挑了一支學生鋼筆,告訴他,要認真寫字端正做人。等他上了大學,我要把珍藏多年的“英雄金筆”贈予他,還要把鋼筆的故事再講給他聽。
原創征集
即日起,“安徽司法”推出特別策劃【夜讀】,原創文藝作品均可參與……
我們一直都在等
等一顆熱愛生活 積極向上的心
等一雙善于觀察 發現美好的眼
等一支妙筆生輝 畫龍點睛的筆
等一篇行云流水 拍案叫絕的文
或許您是一位筆走龍蛇、力透紙背的60后
或許您是一位走南闖北、愛好攝影的70后
或許您是一位熱愛寫作、銜華佩實的80后
或許您是一位個性鮮明、打破常規的90后
或許您是一位桀驁大膽,勇于創新的00后
我們將在這里,為心懷星辰大海的您提供一個原創作品展示的平臺
我們將在這里感受您最真的思想和最美的心靈
我們一直期待著您的加入 ……
作品要求:
原創作品,內容健康;
體裁、形式不限,散文、詩歌、攝影、繪畫、朗誦、視頻等均可。
投稿方式:
郵箱:sft7000@163.com,投稿按“姓名+作品”的方式命名;
郵件中請注明姓名、單位、作品主題內容及聯系電話,作品以郵件附件的形式上傳。
策 劃
安徽省法治宣傳和研究中心
編輯:若七
校對:方航
審核:徐春節
安徽省司法廳出品
投稿專用郵箱sft7000@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