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需循序漸進。從鍛煉筋骨打基礎,到通經脈促氣血,再到儲蓄能量強體魄,接著練心腦調意識,最后煉精神達上乘,每個階段都至關重要。
鍛煉筋骨
這是初級階段的核心。以抻筋拔骨、對拉拔長為主要手段,拳架講究順筋正骨。
因為筋骨順暢是氣血通達的關鍵,配合意氣,利于內氣收斂入骨。規范的筋骨鍛煉能構建完整運動體系,為后續練習筑牢根基,也為放松創造條件。
通經脈
人體經絡多沿筋骨分布,其通暢依賴內氣催動,內氣是經絡通暢的源泉。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部位變化會影響運動系統與健康,所以抻筋拔骨、疏通經絡對太極拳練習者極為重要。中醫與太極都秉持“通則不痛”觀點,彰顯二者緊密聯系,也印證了太極拳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
儲蓄能量
拳論講“氣直養而無害”,強調氣沉丹田、固本歸元。
修煉內氣是手段,目的是讓內氣轉化為能量留存體內。內氣越充足,人體精力越充沛。從醫學角度,內氣壯則經絡通,能提升心肺功能與內氣運化能力。轉化后的內氣在拳勢中即為“內勁”,是能量與筋骨、肌肉、意識的完美融合。因此,習練太極拳要求內氣沉丹田并運行至四肢百骸。
練心腦
心靜意專是太極拳練習的核心。心靜才能體松,意專方能感知內勁運行,實現以意導氣、以氣運身。
練腦旨在提升大腦神經對機體機能的快速指導作用。大腦干神經統領全身運動,長期鍛煉能使周圍神經刺激細胞產生記憶,形成快速本能反應。“用意不用力”符合人體機能開發,對中老年退行性機體有修復作用。
煉精神
精神是人體主宰與生命力所在。太極拳論強調精氣神與心意結合為精髓。人體力量有限,精神力量無窮。
練習太極拳需按部就班,不可急于求成。 只要方法正確并堅持,就能收獲進步。如“虛靈頂勁”,精神提起能讓內氣貫穿全身,足見精神在太極拳行拳走架中作用巨大,精神能量充足可使內勁充盈、動力十足,助力健康長壽。
來源網絡,轉載旨在分享,侵權聯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