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俄烏沖突已進入第三年,戰局也越來越復雜。
據環球網報道稱,烏克蘭不僅未如外界預期般尋求和談,反而在俄羅斯本土開辟新戰線,再繼攻入庫爾斯克州失敗后,轉頭又入侵了別爾哥羅德州。
近期,澤連斯基公開證實,烏軍已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和別爾哥羅德州展開軍事行動。烏軍在別爾哥羅德州邊境部署了一支新型無人機部隊,結合此前在該地區的襲擾戰術,外界推測烏軍很有可能試圖復制2023年夏季在哈爾科夫方向的反攻模式,即在俄境內建立臨時控制區,以牽制俄軍主力。
同時,西方國家的軍事介入程度遠超此前公開承認的范圍,德國新上任的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給烏克蘭出餿主意,讓烏軍摧毀克里米亞大橋,以此來打擊俄羅斯。
對此,俄羅斯現任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指責默茨是在走納粹的老路。暗示如果德國要走歷史老路,那么俄羅斯也會讓德國付出應有的代價。
此外,據英國媒體披露的信息顯示,倫敦對烏克蘭的支援已遠超武器援助范疇。
英軍不僅協助烏方制定作戰計劃、提供實時情報,還秘密派遣人員進入烏克蘭境內,直接參與軍事培訓與技術支援。
隨著烏軍前線壓力增大,英國可能進一步擴大支援規模,甚至不排除向烏克蘭派遣更多軍事顧問或提供間接作戰支持。
盡管英國政府強調這些行動屬于“非作戰性質”,但俄方顯然將此類行為視為西方直接介入沖突的證據。
而俄羅斯則以大規模空襲作為回應,重點打擊烏克蘭軍工設施與西方軍事人員,俄羅斯近期對烏境內關鍵軍工設施發動了高強度空襲。俄國防部證實,此次行動動用了包括“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KH-23巡航導彈及“天竺葵”自殺式無人機在內的多型武器,重點打擊了基輔安東諾夫航空工廠等戰略目標。
安東諾夫航空工廠不僅是烏克蘭遠程無人機的組裝中心,還藏有土耳其TB-2無人機生產線及簡易巡航導彈研發設施。
俄媒表示,該工廠內駐有大量外國軍事顧問,包括英國、土耳其及拉脫維亞人員,在此次空襲中被團滅。空襲后,俄方甚至宣稱“此處已變成英國人的墓地”,顯然意在警告西方不要對俄烏戰局直接介入。
從去年起,俄軍開始調整了打擊策略,減少對昂貴精確制導武器的依賴,轉而大規模使用航空炸彈及低成本無人機來攻擊烏克蘭。
例如,單枚FAB-3000航彈裝藥量達1.4噸,雖精度有限,但足以夷平整棟建筑,且成本僅為導彈的零頭。
這種“鐵炸彈雨”戰術,就是要通過持續轟炸耗盡烏克蘭的防空資源,同時系統性摧毀烏克蘭境內的軍工、能源及交通基礎設施。
俄軍還有一個變化就是強調“多維度協同攻擊”,先以無人機誘騙烏軍暴露防空位置,再以彈道導彈實施精準補刀。
烏克蘭的防空體系在俄軍的導彈下,脆弱的如同一張紙。
澤連斯基急著購買更多的“愛國者”導彈來彌補防空系統的漏洞,但特朗普近日卻諷刺稱,向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還指望別人給你導彈?言外之意,讓烏克蘭趕緊投降,不要再浪費力氣了。
目前,美國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近期透露俄烏和平協議的進程,史蒂夫·維特科夫在和普京見面時,將美俄商業合作與烏克蘭和平協議捆綁討論,暗示美國可能以經濟讓步換取俄羅斯在領土問題上的"諒解"。
他表示,達成全面協議的關鍵就在于5塊領土,而俄羅斯的停戰條件不變,就是必須要求烏克蘭承認這些領土屬于俄羅斯。
而這僅僅是第一階段,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薩等黑海沿岸州份,已被莫斯科標記為"新俄羅斯"版圖。
俄羅斯還要求烏克蘭陸軍規模不得超過8.5萬人,國民警衛隊限制在1.5萬人,主戰裝備數量凍結在1500輛坦克裝甲車的水平,所有射程超過40公里的武器系統都將被禁止。
這意味著烏克蘭將永久喪失自主防御能力,而所謂"去納粹化"條款,則明確要求推翻現政權、取締反俄言論,并禁止與北約等任何軍事聯盟接觸。
北約內部流傳的評估報告顯示,若完全接受俄方條件,烏克蘭將退化為類似摩爾多瓦的"有限主權國家"。但支持烏克蘭"戰斗到最后一人"的代價卻是北約國家付不起的。
英國主流媒體認為,烏克蘭事實上已經戰敗,即便北約參戰,也已經無力回天,歐洲通過這場戰爭,只得到了深刻的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