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北京中醫藥大學2025年醫療工作會在和平街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王瑤琪,校長唐志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江平,副校長王停、劉存志、丁霞等校領導出席會議,學校職能部門負責人、各附屬醫院領導班子、科室主任、護士長、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執行院長共200余人參會。會議由副校長劉存志主持。
校黨委書記王瑤琪在動員講話中肯定了我校京內外各附屬醫院在2024年取得的成績,并強調各附屬醫院要以“五個攻堅”筑牢中醫藥領軍地位:一是需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鞏固領先地位。直面人民健康需求升級與行業競爭挑戰,深化醫療改革,打造優質服務標桿,強化中醫藥診療優勢,筑牢“國家隊”“領頭雁”行業地位。二是推進醫院精細化管理,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三是加大高層次醫學人才引進力度,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四是提高政治站位,快速響應國家戰略需求,利用學校平臺資源,深化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應用。五是堅持黨建引領,以高質量黨建凝聚發展合力,強化作風建設與組織保障。王瑤琪書記指出,大學與附屬醫院是“共生共榮”的命運共同體,需堅持醫教協同、研用結合,全面推進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為人民健康福祉與中醫藥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會上,校長唐志書作《北京中醫藥大學2025年醫療工作會主題報告》,全面回顧2024年我校附屬醫院醫療工作的突破性進展,包括中醫藥特色診療體系優化、科研成果轉化加速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服務拓展等成果,并明確2025年各附屬醫院以“不進則退”的緊迫感強化行動,圍繞深化改革創新,重點推進六大任務:一是深化黨建引領。完善黨委決策機制,夯實領導班子政治能力與基層黨建堡壘作用,強化醫德醫風與文化建設;二是提升醫療效能。嚴格數據考核與專科建設,加速國醫堂擴建及國家中醫藥創新中心、國家智慧中醫院試點等國家級項目申報;三是推動重點項目落地。實施東直門醫院東城院區改造、東方醫院方莊院區主樓改造、第三附屬醫院新院區托管等工程,探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新模式;四是服務國家戰略。搶抓政策機遇,推進專病專科建設與優質資源下沉,助力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五是深化醫教協同。以“雙一流”學科評估為導向,推動科研轉化與校企合作突破;六是筑牢風險防線。嚴控醫療腐敗,樹牢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全面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最后,他強調要統籌完成“十四五”收官,科學謀劃“十五五”重大工程布局,為我校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在全體與會者見證下,唐志書校長代表學校與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劉金民、東方醫院黨委書記韓振蘊、第三附屬醫院黨委書記王家紅共同簽署《附屬醫院領導班子聘期(2024-2028年)目標管理責任書》,從黨建引領、醫療管理、教育教學與學生工作、學科與科研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明確未來四年發展指標,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
劉存志副校長在主持總結中指出,本次會議是銜接“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開篇的關鍵部署會,號召全體參會單位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要緊扣“強化特色,深化改革”主題,以目標責任為導向,凝聚發展合力,奮力譜寫我校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會上,東直門醫院院長王勇、東方醫院院長商洪才、第三附屬醫院院長晏軍、房山醫院院長孫魯英分別作專題匯報,全面梳理2024年工作成果,深入剖析在醫療服務、教學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國際交流合作、重大項目推進等領域取得的成效。同時,針對現存問題與短板進行深度分析,圍繞2025年高質量發展方向,明確提出新一年的重點任務與發展目標。
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出品
來源 | 醫院管理處
攝影 | 數智中心
排版 | 秦璽璐
就業沖鋒號!2025屆畢業生促就業工作推進會開啟求職加速度
報考北中醫,你最關心的問題!
杏林之門,未來之約——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園開放日預約報名開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