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關稅問題越鬧越大,中國駐英使館一句回應被網友刷屏:"談,我們大門敞開;打,我們奉陪到底。"這18個字,把中國人的骨氣講得明明白白。
要談可以,但別想欺負人
記者會上有人問:"中國還愿意和美國談關稅嗎?"
使館發言人也沒繞彎子,直接說道:“中方的立場是明確一貫的,談,大門敞開,但對話必須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以平等方式進行。打,中方也將奉陪到底,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這話聽著耳熟,說直白點,就是桌子可以擺,但必須雙方平起平坐,就像咱們平時說的"有事好商量,但別蹬鼻子上臉"。
話說回來,美國這輪操作確實不地道。一邊喊著"對等關稅",一邊偷偷給自家半導體企業開綠燈。中國早看明白了——你加征125%的關稅,我反制125%;你搞小圈子封鎖,我轉身就和東盟簽了自貿升級版。就像鄰居吵架,你砸我家玻璃,我就修個防彈窗,但院門還給你留著。
中國企業是打不垮的
關稅戰這五年,中國企業早就練出了"金鐘罩"。深圳有家做掃地機器人的公司,2019年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結果人家轉頭研發出無芯片導航技術,現在產品在沃爾瑪賣得比美國牌子還火。
更絕的是義烏小商品城。美國加征玩具關稅?義烏老板們集體改行做跨境電商,直接把倉庫建到墨西哥邊境。有老板笑著說:"當年溫州皮鞋被燒出反傾銷,現在咱們學會繞著關稅走。"
世界人民都不是傻子
美國這次真有點犯眾怒。德國汽車協會剛發報告,說美國關稅讓寶馬每輛車多花3萬塊;加州果農把白宮告了,因為車厘子爛在港口沒人買;TikTok上#誰在買單#的話題播放量破10億,全是美國網友曬關稅賬單。
中國也沒閑著。上個月給歐盟送了50噸新疆哈密瓜,換來對方暫緩光伏產品調查;和俄羅斯簽的天然氣合同,直接改用人民幣結算。這些事老百姓可能看不懂,但有個道理很明白:朋友多了路好走。
中華五千年的智慧
使館發言人說"不惹事,不怕事",這話聽著像家里長輩的叮囑。看看歷史就知道,抗美援朝那會兒一窮二白都敢較量,現在中國早不是吳下阿蒙。但咱們從沒關起門來當霸王,進博會年年辦,"一帶一路"朋友圈擴到150國。
就像疫情期間給各國送疫苗,這次關稅戰中國還是留了臺階——你取消加征關稅,我同步降低反制措施;你想談數字經濟規則,我們帶著方案來。這種底氣,不是靠嗓門大,而是手里真有牌。
中美這場關稅較量,表面看是數字游戲,內里拼的是格局。中國把底線攤在桌上:尊嚴比輸贏重要,開放比封閉長遠。就像發言人說的,大門永遠開著,但進門得先脫鞋。時間會證明,合作的大門永遠比對抗的高墻更有生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