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寶堃
常寶堃是我國相聲演員中的第一位烈士;1951年4月23日,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慰問演出時,遭到美軍飛機瘋狂轟炸掃射、不幸犧牲。
常寶堃,1922年5月5日出生于河北張家口。因為口外是蘑菇的產地,所以,人們就叫他“小蘑菇”。建國初期,京津一帶有三大相聲世家,即以馬三立為代表的馬家、侯寶林為代表的侯家、還有常寶堃為代表的常家。
常寶堃的父親是相聲大師常連安,他的五個弟弟中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三個弟弟均為相聲名家。常寶堃的長子是也是相聲名家,叫常貴田。常寶堃小時候本來是變戲法的,后來父親發現他說相聲比變戲法更有悟性,于是就讓他拜了張壽臣為師說相聲。
那時候,他跟著父親出入深宅大院,為有錢有勢的人們走堂會演出時,常常會遇到叼著雪茄煙的老爺、闊少們用煙頭在他的小光頭上燃燙取樂。為了糊口,他當時只能忍氣吞聲。但這種凌辱,在他幼小的心靈上深深地刻上了烙印。
左起:常寶華、常寶霖、常連安、常寶堃、常寶霆
據常寶華講述,常寶堃在解放前演出時,曾經兩次被捕、一次遭毒打。第一次被捕,大約是1944年至1945年之間。日寇為了強化侵略戰爭,強迫老百姓獻鐵獻銅。當時,常寶堃在演傳統相聲《耍猴兒》時,因為耍猴要敲鑼,他就向捧哏說:“咱倆耍猴兒的話,我得用嘴模仿鑼的聲音了。”捧哏的問:“你的鑼呢?”他說:“我的鑼獻了銅了。”這一來捅了馬蜂窩,第二天就被警局扣了。
第二次被捕,是因為演了諷刺物價飛漲的相聲《牙粉袋兒》。這個段子是常寶霖寫的,寶堃演出時進行了充實修改。內容說的是隨著日本鬼子搞的一次又一次“強化治安”,每袋洋面一次比一次落錢。不過,袋兒小了一點兒,多大袋兒呢?也就跟牙粉袋似的。由于這個段子狠狠地諷刺了當時的統治政權,所以下場后、就又一次被抓走了。
還有一次,是針對警察敲榨勒索老百姓的罪行,創作的一段相聲《打橋票》。“打橋票”是什么意思呢?橋指的是天津的解放橋,因為是在法租界里、當時叫法國橋。橋上有幾個警察輪流站崗,凡是過這個橋的人,都得給他們送點錢或者東西。不然的話,你是過不去這橋的。
這段相聲演出后,受到民眾的歡迎和喜愛。那些警察知道了,約了一幫人到劇場尋釁鬧事,點名要聽《打橋票》。可是在說這段相聲的當中,幾個警察沖上舞臺,把他拉后臺毒打了一頓,并給他定了條規矩:只要通過這個橋,他就得給這幾個警察鞠躬。
那些暗無天日的日子總算熬過去了。一九四九年七月,常寶堃光榮地出席了全國第一次文代大會。會后回到天津,他給全家人繪聲繪色地述說見到主席、總理、朱老總時的情景,說著說著、禁不住熱淚橫流。
常寶堃、趙佩茹在為抗美援朝的戰士演出
程樹棠先生
張壽臣先生讀祭文
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之后,他毅然決然地報名參加赴朝慰問演出,并在戰場上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在1951年5月15日的公祭大會上,天津市民240萬人、差不多來了三分之一,張壽臣親自誦念為愛徒親寫的祭文(文中的程是指慰問團的曲藝弦師程樹棠先生,也在轟炸中犧牲)。
- (云板聲中,大師念道)
大哉長城!壯哉常、程!
如何不痛,如何不疼!
噩耗傳來,雷震心驚。
曲藝界損失過大,雖損失而得光榮。
寶堃之死,使我痛不欲生。
想他幼年,如在目中。
那年爾拜師年方九齡。
處處可愛不可多得的靈童,藝術授時一點就透,實有天資的聰明。
朝鮮慰問,為國犧牲。
永垂不朽,萬古英風。
我要向你等學習,師生反作師生。
(念至此,張壽臣大師已泣不成聲)
常寶堃犧牲后,更多的文藝工作者投入到赴朝慰問的隊伍中。其中包括馬三立先生。他向天津市文藝工會主席主動請纓,要求接續常寶堃赴朝慰問。工會主席握著他的手說:“好,天津有你去太好了!”
此去70年,如去向常寶堃、程樹棠先生叩安致敬,愿安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