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品牌電車的交通事故導致三名女生死亡之后,相關部門紛紛要求汽車企業(yè)嚴謹對待智駕技術,日前工信部再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對智駕技術提出了多項細則,汽車企業(yè)對智駕不僅不許吹牛,還提出了諸多要求。
據(jù)這份通知指出,汽車企業(yè)在宣傳智駕的時候,屬于L2級別的智駕應該明確說明是輔助駕駛技術,不應說是自動駕駛,在宣傳中不能用接管等用詞,需明確告知消費者啟用輔助駕駛技術的時候司機需要時刻注意行車安全。
汽車企業(yè)不應將測試版本推送給駕駛人,此前汽車企業(yè)會招募一些先鋒用戶,測試一些智駕版本,從而加速技術的迭代,如今這種做法不再允許;汽車企業(yè)在將智駕上載到車輛的時候,需是達到較為完善的版本,不應在將智駕技術交付給駕駛人之后,頻繁O(jiān)TA升級,此前有車主在行車過程中都被OTA,差點導致嚴重事故。
通知還要求,汽車企業(yè)不得推送代客泊車、遠程召喚等功能,這類功能脫離了駕駛人的控制,在當下大多智駕技術尚未達到L3級別及以上的情況下,這類技術存在著巨大風險,此前就有車主表示使用這類功能發(fā)生事故。
很明顯工信部在這單事故之后,對智駕技術的管理將更為嚴格,畢竟智駕技術與其他技術不一樣,與駕乘人員的生命安全密切相關,如此加強對智駕技術的管理,對駕乘人員是抱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畢竟當前的這些智駕技術大多未能達到真正實現(xiàn)無人駕駛技術水平。
工信部此舉對于新造車來說,打擊無疑是最大的。新造車發(fā)展也有9年以上的時間了,不過這么長的時間,他們沒有任何一家企業(yè)進入國內汽車市場前十名,銷量規(guī)模還是偏小了,而智駕技術本來是他們的優(yōu)勢之一,如今在嚴格監(jiān)管下,新造車已不許在夸大宣傳智駕技術的水平。
事實上,這些汽車企業(yè)自己也是深刻明白他們的智駕技術真實水平的,這從他們的智駕技術一直都標稱為L2級別,乃至非常接近L3級別的L2.9999之類的,就是不標注L3級別,意味著他們也認識到這些智駕技術尚未達到完全無人機駕駛級別的,而一旦標注L3級別,那么一旦發(fā)生事故,汽車企業(yè)得承擔相關的責任。
當智駕技術無法再成為營銷噱頭之后,汽車企業(yè)之間的競爭再度回歸到汽車技術本身,而這方面?zhèn)鹘y(tǒng)汽車企業(yè)顯然有更為深厚的技術積累,他們的汽車也要更安全,也正因此,新造車為了打出差異化就必須大力宣傳他們的智駕技術,如今智駕技術被鎖進籠子,這對新造車的打擊無疑是最大的。
新造車從去年底以來出現(xiàn)了不妙的跡象,最強的新造車企業(yè)周銷量再也沒有突破萬輛,而傳統(tǒng)汽車強企吉利的周銷銷量已超過2萬輛并位居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二名;燃油車也在加強反擊,從去年底以來,燃油車的占比一直在回升,近期燃油車雖然再度被壓制,但是燃油車和電車五五分,如此情況下新造車的空間正在被進一步擠壓。
2024年至今年初,已有數(shù)家新造車陷入困境,近期更有一家新造車傳出解散研發(fā)團隊以及工廠停擺的消息,這就導致新造車們更加緊張,而消費者對他們的疑慮更甚,畢竟這兩年陷入困境的新造車已讓車主們吃夠了苦頭,汽車嚴重貶值,汽車售后不知找誰,甚至汽車維修的配件都找不到。
汽車行業(yè)屬于弱者更弱,消費者也認識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遠離這些品牌,這是導致他們的銷量已無法再與去年高峰期相比的原因,再失去智駕這個差異化技術,他們與傳統(tǒng)車企的競爭將會更難,而上述那幾家陷入困境的新造車企業(yè)給他們帶來更大的陰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